小米造车节奏过缓,雷军的“最后一战”胜算几何?


小米造车节奏过缓,雷军的“最后一战”胜算几何?

文章插图

小米造车节奏过缓,雷军的“最后一战”胜算几何?

文章插图

小米造车节奏过缓,雷军的“最后一战”胜算几何?

文章插图


本报(chinatimes.net.cn)采访人员牛小欧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小米再次因为“造车”成为舆论焦点 。
日前有微博自媒体博主爆料称:小米汽车车型已经定版,酷似Taycan 。并表示“小米造车遇到坎儿”,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的品牌仍未获批 , 且被列入资本无序扩张概念,可能将来不准叫小米汽车,只能给别人代工 。随后,小米公关经理王化予以否认:“该消息不实,不存在所谓品牌需要批准的说法,此外小米汽车进展顺利 。”后续王化又与该博主进行了多轮论战 。
其实自小米宣布造车以来,质疑声一直存在,传言遇到的“坎儿”也不止这一个 , 毕竟在造车运动已进入2.0时代的当下,雷军与小米的造车宏图似乎还停留在“PPT”阶段 。
造车之路起步过慢
在两个月前,市场上就出现了小米造车项目停摆的传闻,但被小米辟谣,表示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小米集团副总裁兼CFO林世伟也在2022年11月23日小米的财报会上披露了小米造车的最新动态 。他称,小米汽车研发团队人数已超1800人,前三季度总投入为18.6亿元,“2024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非常顺利 , 目前芯片供应也没有影响到小米汽车业务 。”除此之外,还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开发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据了解,该消息来源于小米汽车一名高级别员工 , 他表示:“明面上看起来在顺利推进,但实际进度慢了不少 。一些本该交付的功能和产品,会被砍掉一部分 。”
对比来看,小米的造车动作属实过慢,但此消彼长的质疑声也没能“激励”小米在造车之路上跑起来 。
2021年3月30日,小米发布公告称,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 。本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但公开信息显示,小米首款车型预计要到2024年上半年才能正式上市 。
对比已经收获一部分市场的其他造车企业来看 , 蔚来汽车首款量产车ES8于2017年年底首发亮相,次年6月首次向普通用户实现交付;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于2018年1月全球首发,同年12月正式上市并同期启动交付;理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理想ONE于2018年10月正式亮相,次年12月开始实现交付,这几家的交付时间都在12个月内 。
雷军和小米的速度没有提高,但新能源赛道的增长却越来越快 。公开数据显示,在雷军宣布进入造车赛道的2021年3月,中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占比只有8.49%,但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到了33.8%,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606.7万辆 , 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 。
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分析指出:“尽管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增长迅速,但更直观的表现就是竞争加剧,传统车企开始纷纷发力,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闯入者 。不到两年时间 , 小米造车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提升了好几个量级 。另外一点,造车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强大的研发水平,更包括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和服务体系力 。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电控 。仅电池这一项技术 , 就需要持续不断地研发和提升,对于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来说,尽管具备一定的算法能力等核心技术 , 可隔行如隔山,自行研发势必要打破一定的汽车行业技术壁垒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