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百度玩智能驾驶,现状如何?深度评价Apollo智驾( 三 )



但如果站在市场量级的角度来看 , 上半场或许才真正刚刚开始:室长从11月20日召开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 , 到今年9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97亿辆 , 年底将超过3亿辆 , 预计“十四五”期间将保持年均4%的增长速度 。 而1-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均增长约1.8倍 。 截至目前 ,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1% , 10辆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
但是 , 新能源汽车还未必就是“智能汽车” 。 虽然说智能汽车的含义广泛 , 但好的智能座舱、优秀的辅助驾驶能力已经是基本认同点 。 而新能源车作为更好地“智能载体” , 其市场体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 这也就意味着 , 对于所有车企、上下游供应商来说 , 机会其实还是平等的 。
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 提升产品销量、提升市场占有率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 。 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 , 类似Apollo的软件供应商 , 正是在当下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生力军” 。 而百度Apollo , 正是因市场需求而生 , 更是为自身发展需要而战 。

可以说 , 如果说以我们此前对Apollo的了解以及它自身秀出的肌肉来评价 , 目前的他们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 而随着Apollo能力的显现和出圈 , 它的市场关注度、需求度已经上升到一定地步 , 那个词就应该换作“呼之欲出” 。

在丰富的业务体系下 , Apollo旗下的各个方案正在以数据反哺 , 互相赋能 。 而对于车企来说 , 选择Apollo的方案已经成为当前阶段的最佳赋能手段之一 。 因此我们也能看到不论是威马汽车、广汽埃安这样的新能源车企 , 又或者是长城汽车这样的传统自主品牌 , 都选择了AVP作为自家产品自动泊车的解决方案 。
从开放能力、到共享资源、重新回到持续创新、合作共赢 , 百度Apollo正期望撬动市场 , 进入新的正循环 。

写在最后在写好上面这些文字后 , 我曾经再次打电话给阿杜 , 询问他还有没有想说的 , 以及在这篇采访里他的代号想叫什么 。
一开始他想直接叫“柏杜” , 想了想还是改了名叫“阿杜” 。 我问他为什么叫“阿杜” , 他却这样回答(原话):
“我觉得Apollo挺好的 , 虽然一个人接受采访的能量有限 , 不过作为一名IT从业者 , 这10年我见证了太多原本被认为“不可能”的变化 , 在这个过程中 , 有收获、有失去、但更多的是成长;我还是希望通过你转述告诉那些还不那么认可新能源、不认可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的朋友 , ‘明天’很快就会到来 , 如果有兴趣可以提前见证 , 如果想观望可以默默支持 , 如果不认可也完全没有关系 。 这玩意和科技产品一样 , 该来则回来、不该来则很快会被淘汰 。 如果一定要选 , 我推荐大家选择尊重用户、听用户反馈的车企和方案 。 所以就叫我‘阿杜’吧 , 我是C罗球迷 , 就做个C罗球迷会的百度阿波罗分杜 。 ”

回到本文的标题 , 我们为何通过“柏杜”(百度)去了解百度Apollo , 究其根本还是要看用户对于产品的直观了解和定义 。
如今 , 在市面上存在着多种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路径 , 但无论是从L1到L5循序渐进的路线、一步到位L5的路线、还是像百度Apollo这样L4+L2两头兼顾的实用方案 , 我们都不可否认的是: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 , 数据是最关键的试金石 , 而用户反馈则是最后登上金字塔的导航 。

在拥有“技术能力”的前提下 , 具备“工程思维” , 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累积 , 但是只有具备“用户思维” , 才可以充分利用用户反馈 , 快速改善产品 。 这正是目前很多汽车厂商所在强调的“用户共创” , 也是百度Apollo一方面大力推进智能产品批量落地 , 一方面频繁举办智驾体验营等活动直面终端用户的原因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