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

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

文章图片

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

文章图片

【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

文章图片

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

文章图片

ai|【万元技术下放?】qdc首款千元单动圈Solo测评分享

近年来内卷之风在千元级别的产品上尤为凸显 , 致力于中高端耳塞的qdc也首次推出了千元以内定价的产品 , 也是第一次推出单动圈耳塞——Dmagic Solo 。



比较吸引人的是 , Solo并非空穴来风 , 而是高端的三单元动圈魔圈\"Dmagic Turbo镜像虚拟声学技术\"技术下放的产物 , 技术下放这个词总是令人很有想象空间 , 毕竟花一千不到能体验到一部分万元耳塞的同款技术 , 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
包装设计上个人觉得比海王星、天王星那些更显档次一些 , 可能是盒子边缘折角设计提供了一些高级感 。 打开包装 , 耳机的摆放位置是个心形 。 拿开耳机是配件层 , 因为采用了可更换插头设计 , 所以出厂直接提供3.5/2.5/4.4三种插头 ,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用合适的插头 。 旁边是4组硅胶套 , 有长短不同的单节和双节套 , 通过不同的搭配 , 可以适配不同人的耳朵并搭配出不同的听感 。 牛津布的收纳盒耐磨又结实 , 打开的松紧度也很不错 , 内部的绒布层对耳机可以形成很好的保护 。 可以看得出来厂家对于用户体验考虑的还算比较周到的 , 并没有因为Solo是qdc的入门级产品而草率对待 。

回到产品本身 , 从外观来说 , qdc的产品在外观和做工上一直都是有口皆碑的 , 始终在耐看和骚气之间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平衡 。 可以看到Solo还蛮有设计感的面板 , 蓝色的三维切面面板搭配金色裂纹彩绘的线条 , 颜值很高 。 在做工方面 , 面板与腔体之间无缝衔接 , 整体感非常强 。 得益于qdc多年的定制制作经验 , 在大量数据的积累下 , 耳机的形状能贴合大多数人的耳朵结构 , 在3D打印结合亲肤树脂材料的应用下 , 佩戴是非常舒服的 。 腔体没有气泡和杂质 , 看起来晶莹剔透 , 在光线下可以轻松看到内部的导管和动圈单元 。 可换插头的铜镀银线材做工和外观都不错 , 插针处稳固 , 在拔插时左右松紧度比较一致 。

Dmagic Solo腔体的内部也采用了3D打印技术 , 一体化双声学腔体及复合导管保证了声音的一致性 , 进一步降低了工艺误差 , 让产品性能更加稳定 。 还有一个被qdc称为Dmagic Turbo的镜像虚拟增压声乐技术 , 简单理解就是在拥有微动圈在细节方面优势的同时 , 又能进一步提升在低频方面的效果 , 让全频段都能拥有出色的声音 。
最重要的还是声音方面的表现 。 正如厂家宣传中讲的 , Dmagic Turbo技术给我直接的感受就是细腻的中高频与澎湃的低频都能体现出来 。 在兼顾中高频细节质感的同时 , 低频的量感和质感并没有因为只是使用了微型的单动圈而有所缺失 。 在听流行摇滚等音乐的时候 , 氛围烘托出彩 , 包围感很强 , 中频人声位置不算贴耳 , 细节不错 , 人声的颗粒感 , 口型等算中规中矩 , 很适合听Live , 舞台感很强 。 高频方面算是比较克制 , 给人的感觉就是调音在尽量追求均衡和音乐适应性 , 比较耐听 , 但是就不那么突显素质了 , 想追求一耳朵抓耳的高频 , Solo给不了 , 但是想追求一耳朵抓耳的低频 , Solo一定满足你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