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家陆蒙吉:有必要监控疫情数据,避免重症和死亡高峰( 三 )


所以,这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教训——假如不去抑制病毒传播的速度,不去监控,我们也可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
在2020年 , 他们问我终结会怎么样呢?我说我们过去经常看到,病毒在传播中间会有一个弱化 。它弱化的原理主要是 , 假如它的毒性比较弱的话,感染的人症状比较轻,它就会活动更多,这样有利于它的传播,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
但是 , 另外一个问题是,年轻人和老年人有非常大的不同 。年轻人传染以后 , 症状现在都是比较轻的,杀伤力主要在老人群体里边 。主要推动疫情的人群是年轻人 , 他们活动很多,交流很多,但是受害的主要是老人,其实老人的活动很少的 。
不能说毒性就是越变越弱的 。因为我们必须要看到 , 现在传播的机制,即推动疫情的机制和杀伤的机制,它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 。
所以 , 现在停止对于毒株突变的严密追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比囤药更关键的是提供精细的用药指导”
澎湃新闻:在保障民众个人健康和防止医疗挤兑这两个前提之下,政府或者机构组织可以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提供哪些帮助?
陆蒙吉:首先,我们必须在前面预警 。通过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 , 进行评估,控制人与人之间接触频率,我们叫作非医药干预手段来进行调控 , 这是最重要的前提——目前我们的数据是不足的,所以现在跑去医院的都是自我感觉需要医疗服务或者医疗救治的 。
让没有医学基础知识和训练的人自我判断,需不需要医疗救治 , 可能会造成个人的次生灾难,假如说我今天没有把老人送到医院去的话,那出了问题了以后,这个家庭要负担,但是社会对他没有回报 。
目前,从医院的角度,可以扩大服务的容量,像我看到深圳发热门诊准备设3000个点 , 假如有这个能力,可以先去做 , 这是最好的 。像德国过去都做过,把退休医生找来,反正只要还能去上班,全部跟着一起去服务 。
我想,国内现在要全面动员了,能够参与医疗服务的所有人员都叫回来 , 穿上他们的衣服 , 为这个社会、医院员工扛一下子 。
澎湃新闻:现在不少居民在采购药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吗?
陆蒙吉:要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分配,比如说买药可以通过社区医生,不能让大家为了药挤到医院去 。
比囤药现象更关键的问题是 , 这个药到底怎么用,应该用多少 。一是要有更精细的指导,比如说发烧不是很厉害,都是很基本的轻症,其实也不要用大量退烧药 。因为当你真的需要用很多药的时候,就意味着应该去医院了 。
我们还要提倡 ,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用退烧药 , 除非确实烧得比较高,对器官有损伤的时候,补点退烧药 。
另外,也要提倡大家互助,比如说这个病生完以后,他的退烧药不需要了 , 可以在小区或者通过居委会进行调配 , 这都可以缓解囤药的问题 。

病毒学家陆蒙吉:有必要监控疫情数据,避免重症和死亡高峰

文章插图


12月13日,北京某医院取药窗口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柳婧文 图
澎湃新闻:除了轻症患者就医之外 , 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诱发医疗挤兑的风险吗?
陆蒙吉:医疗服务中间除了看病以外,还有一些额外的(通过医院证明)请病假,现在可以考虑废除掉 。比如一个月之内不要病假条了,德国这边大概有两个月不要病假条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