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 , 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 。综合分析 , 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 , 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 , 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 。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 , 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 。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 , 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 。”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
因为产量少 , 早期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 。至于朱泥的胎土,不过是制壶陶手,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将红泥以洗泥沉淀 , 得到约140目到180目细孔的泥料,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 。朱泥的土质成份 。
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 。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 , 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