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免税,真是格力地产的“解药”吗?( 二 )


不过,从现在来看,虽然没有了格力集团的束缚,但同时也失去了这棵“大树”的庇护,格力地产的发展也并没有多好 。
极速“狂奔”,却败走多元化
摆脱了集团的束缚,格力地产在单飞后开始极速“狂奔” 。
在拿地方面,2014年12月,格力地产以楼板价65832元/平方米的价格 , 拍下了上海的“浦东单价地王”,高调宣布进军一线城市;此外,格力地产又在一年多以后联合其他地产商拍下了上海松江区的地块,其中格力地产拥有70%权益 , 这块土地甚至被冠以“泗泾地王”之称 。
从数据来看,2014年全年,格力地产的营收不过14.66亿元,但联合其他地产商拍下上海的“浦东单价地王”却耗资了16亿 , 从这一操作中不难看出格力地产已经在“冒进”发展 。
而除了拿地之外,格力地产还开始了多元化转型,在2015年4月推出了“3+1”战略——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海洋经济产业、口岸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并举的局面 。
此外,格力地产还高调宣布进军“大金融”行业,投资12.5亿元成立了珠海海控金融、珠海海控小贷和上海海控保理三家公司 , 开始了“全方位式”的发展,从现在来看 , 当时董明珠明确表示不会搞的地产和金融,格力地产在单飞后全部都做上了 。
不过,虽然格力地产在极速“狂奔”,但从数据来看,其业绩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
根据历年的财报数据显示 , 在2015年时格力地产的营收为25.45亿,净利润为13.71亿;而到了2021年,格力地产的营收为71.33亿,净利润则为3.21亿 , 虽然营收在6年时间里翻了接近3倍,但净利润却下滑了76.6%,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
而在业务的营收占比方面,虽然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3+1”战略 , 但格力地产的大部分营收却依旧来自地产业务上 。根据2021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地产业务的营收为63.81亿 , 占收入的比例高达89.46%,其他业务的营收则为6.57亿 , 占收入的比例仅为9.21%,很显然,格力地产的多元化战略已经走向了失败 。
此外,随着格力地产这些年的“冒进”发展,其负债也在明显上升 。
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在2015年时,格力地产的负债总额为166.5亿,而到了2021年,其负债总额就攀升到了239.1亿,6年时间负债总额上升了72.6亿 。
免税是格力地产的“解药”吗?
面对不算成功的多元化转型,格力地产将目光瞄到了免税业务上 。
2020年5月,格力地产首次公开收购珠海免税的计划 , 交易对价约122.15亿元 。消息一出,格力地产连收8个涨停板,并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 , 关注是否存在内幕交易 。
在大股东的推动下 , 收购珠海免税项目的进展迅速;不过让人没想到,在2020年12月,格力地产原董事长鲁君四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 , 被立案调查,而格力地产对珠海免税的收购重组也由此被按下了暂停键 , 其股价也持续在低位盘整,最低一度下探至4.5元/股 。
不过,格力地产并没有放弃免税业务,在完成了董事会换届后,格力地产在今年12月7日宣布再次推进免税业务——公司拟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格力地产将以兼并重组方式,将免税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
而在公告披露的第二天,格力地产毫无悬念地以涨停板开盘 , 并全天封死涨停板,足可见投资者对格力地产有多看好;若从10月11日的收盘价4.97元/股开始计算,截至12月12日收盘,短短两个月时间格力地产的股价更是大涨超过了55%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