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的达斡尔族民居建筑


依山傍水的达斡尔族民居建筑

文章插图
如今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上城市化的进展,原来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 , 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林立 。
但是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还是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为达斡尔族文化,留下宝贵遗产 。下面就去欣赏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
达斡尔族村落都建在依山傍水的向阳之地 。背靠山岗既可抵御大兴安岭漫长冬季的寒风,也可就近砍取做饭取暖的烧柴;临近江河可以捕鱼 , 丰茂的水草也有利于饲养牛马,河套子里的柳条能编织筐篓和篱笆 。
山脚下的缓坡地带,土质肥沃,日照时间长 , 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 , 平整的土地也便于以牛马为主要役畜的耕种 。这种生态环境为达斡尔族的农、林、牧、渔、猎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
达斡尔族建筑格局具有传统中轴式特征,正方形,分正房、仓房、畜栏、菜院等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 , 土坯或土垡为墙 , 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 , 二间、三间、五间不等 。
房顶上有木构框架,室内棚顶多为柳编“人”字形顶盖,居室与厨房间有墙与隔扇门,隔扇上多木雕或花纹,有满、汉文的“福”、“禄”、“寿”或八宝、吉祥如意等纹饰 。是达斡尔族传统建筑与满族建筑相结合的形式 。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 。
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 。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有“凹”形炕 , 与满族的“万字炕”差不多 。开南窗、西窗 。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 , 俗称蔓子炕 。蔓子炕保暖性能好 , 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
近些年,达斡尔族家庭人口少了,特别是结婚的新房只搭北炕,南面放置组合家具和冰箱、洗衣机 。东屋开南门,作为厨房,砌锅灶 。烟囱在墙外,与房顶有距离,有的用草垡子垒砌,有的用木板,这样的烟囱不仅抽力大,灶堂好烧,而且可以避免草房顶的火灾 。近十几年建的房子,烟囱都在西山墙上用砖垒砌 , 一直伸出屋脊后坡,高出房顶一米多 。
达斡尔族民居最有特色的是西侧或东侧的仓房 。最早的是垛木仓房,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柞木杖子里外抹草泥的仓房 。仓底被垫起半米左右,以隔潮通风 。里面有隔栏 , 能存放几种原粮,隔栏和仓底用麻丝和黄泥抹严 。
仓房前墙缩回房檐半米多,高出地面的仓底就成了晒台 , 可放马具、农具,夏天晒干菜,既避风又防雨 。与仓房连在一起的是敞开的棚子,用以停放马车和杂物 。如今,大都停放四轮拖拉机了 。
达斡尔人盖房很讲究,必须把所有建房材料备齐后才能破土动工 , 立柱和上梁时要选择吉日 。达斡尔族建房一般选择春天的农闲少雨季节进行 。屋顶承重主要在梁柱,粗大立柱被隐蔽在墙内,柱子上架双层檩柁 , 檩柁上放正三角形房脊架 。
房架以榫槽结合固定,形成“人”字形坡度很大的房脊,以抵御雨雪 。屋顶斜面上每隔40厘米钉一根椽子,椽子上铺满柳条编的房笆,抹上厚厚的草泥 。将码垛压平的成捆羊草用铡刀切齐两头,根部向外,与屋面成一定角度,用专用的苫草拍板从屋檐的边沿自下而上向坡脊一层压一层铺盖,苫草的厚度在20厘米上下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