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茶树(宋代 树龄500~1000 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 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 。一般情况下 , 大茶树胸径 30~50cm,胸围 100~160cm,树高 5~15m 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 年之间 。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 。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 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 , 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 9~16 对之 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 , 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
4、生态古茶树(清代 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 。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 , 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 。所制晒青绿茶 , 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 9~16 对之间,果胶质丰富 , 口感甜润,弱苦弱涩 , 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
5、老茶树(民国 树龄60~100 年)
种植于1912-1949 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 , 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 年,不够100 年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 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 , 有点苦涩 , 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
6、小茶树(1949-1976 年 树龄35~60 年)
1949-1976 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 35~60 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 80~120cm,每亩约 1500~2000 株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
7、台地茶树(1976-至今 树龄0~35 年)
1976 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 60~90cm,每亩约2000~3000 株 。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 , 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 , 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
1、外形: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 , 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 , 叶背多毛 。
2、香气: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台地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 。
3、口感: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 , 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台地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有时味会杂些,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比古茶也重 。
4、叶底: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 , 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而台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
5、韵味: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 。而台地茶的后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 。
6、潜质:古树茶因叶子是来自树根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 , 潜质空间当然也高;台地茶来自根部短浅的台地,所内含的能随时间转化的物质稀少 , 转化空间也有局限性 。
相关经验推荐
- 散尾葵冬天怎么养才能旺盛 散尾葵冬天怎么养才能旺盛呢
- 冬天怎么才能养好水仙,冬天怎么才能养好水仙盆景
- 煮什么要用黑胡椒酱
- 牛肉干蒸多久
- 烩菜的做法烩菜怎么做
- 烩菜的做法烩菜怎么做好吃
- 煮熟的白肉炒什么
- 花胶怎么炖适合孕妇吃 花胶怎样炖适合孕妇吃
- 烩面片的汤怎么做
- 荤菜酱汁怎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