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我就知道又得换电脑了,这芯片真的太香!( 二 )


于是 , 厂商们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 , 比如限制处理器功耗、降低屏幕耗电、配置更高效的功耗管理机制等 , 但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问题 。 显然 , 传统的x86架构处理器在这方面是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 在没有根本性的架构改变或是工艺升级前都无法满足超长续航时间的要求 。
所以 , 目前厂商只能寄希望于其他的架构 , 比如应用在低功耗领域的ARM架构 , 高通最早就将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骁龙移动平台经过超频后放到移动PC设备上使用 , 让移动PC设备最高可拥有长达数天的续航时间 。 在此基础上 , 高通之后又推出了专为移动PC设备设计的计算平台 , 也就是骁龙8cx , 并且与微软等公司展开深度合作 , 推动ARM架构在Windows生态中的发展 。

随着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的推出 , 我们能够看到高通的PC计算平台已经正式步入正轨 , 相较于前代产品 , 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采用的Kryo CPU专为顶级移动计算设备设计 , 拥有更大的内核和大幅度提升的单线程及多线程性能 , 配合5nm先进制程带来了惊人的能效比 。
在测试中 , 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对比前代在单线程性能上提升40% , 多线程性能提升85% , 而且配合系统能够进入到高通特有的低功耗模式下 , 为用户提供超长的续航时间 。
作为对比 , 我们以英特尔的第11代酷睿i5移动处理器为例 , 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可以在更低频率下提供与第11代i5相近的性能表现 , 同时整体功耗仅为第11代酷睿i5移动处理器的一半甚至更低(骁龙9W vs 英特尔 22W) 。 当然 , 这还不是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的上限 , 在最高功耗状态下多线程性能较第11代酷睿i5处理器提升25% , 并且功耗还低25% , 相较于前代平台 , 每一瓦特的性能提升了60% 。

对于用户来说 , 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在性能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乃至于中等强度的办公需求 , 即使是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办公应用也可以轻松地流畅运行 。 而且 , 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提供长达一天的办公续航 , 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保持生产力而不用待在有电源插座的地方 。
另一方面 , 得益于超低的功耗 , 第3代骁龙8cx计算平台能够让移动PC设备在没有主动散热结构的情况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 对于喜欢安静的用户来说 , 你的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将不会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 而且 , 在不考虑主动散热的情况下移动PC设备也可以做得更加轻薄 , 或者将节省的空间用来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 ,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续航时间 。
从手机到PC , 如何打造一个完整的移动生态?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台长续航的移动PC设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移动生态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PC生态成为互联网生态的主流 。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转移到线上 , 大家发现手机等小型移动终端的性能和功能已经不足以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 。

即使是最简单普通的文字工作 , 在手机的小屏幕上处理时效率也相当低下 , 而且相较于Windows系统上完善的办公生态支持 , 至今为止Android生态都没能提供相近体验的软件 。 从生产力角度来说Android系统显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 所以在手机之外我们需要一个额外的设备来补足移动生态的生产力工具需要 。

而且 , 如今的用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满足需求 , 而是希望拥有更好的体验 , 比如PC与手机的互联互通 , 让用户可以在处理工作的时候无须再去查看别的移动设备 。 近年来 , 可以看到许多移动手机厂商都在推动各自生态下的PC-手机互联系统 , 但是受制于芯片、系统等问题仍然无法做到完善的互联体验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