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原子模型
一提到原子,很多人想到的是类似于太阳系那样的原子模型,电子像是行星一样在外围 , 中心有个原子核,而且这个原子核还真的不小 。实际上,原子的真实面貌与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
【在星系间起主导作用的是那种力】上世纪初,科学家卢瑟福就开始着手研究原子结构 。他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大多数的α粒子都穿过了金箔,有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折 , 极其小数的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了90度,有的甚至是直接180度角反弹回来 。
那卢瑟福的实验能说明什么呢?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原子是很空旷的,并且并不存在一层外壳包裹着;除此之外,原子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小得多 。如果我们把原子看成像足球场那么大,那么原子核大概也就是一只蚂蚁那么大 。那么问题就来了,原子明明是空空如也 , 为什么原子构成的万物都实实在在?
四大基本相互作用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来了解一下宇宙中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 。上世纪,科学家发现,在宇宙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那它们有什么用呢?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一个物质主导的宇宙 ,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基本粒子,比如:夸克、电子、中微子等等 , 这类粒子也被称为费米子 。如果把一坨基本粒子放一起,它们是很难构成物质的 。这就需要有粘合剂,而相互作用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 。不同的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不同 , 强度也不同,起到了不同的粘合剂作用 。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确保了原子核结构得以形成 。电磁相互作用确保了原子结构得以形成;引力相互作用则是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那么问题来了 , 四大基本作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呢?
科学家发现,它们依靠的是另外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我们把它们叫做:场 。最被人所熟悉的场应该就是电磁场了 。电磁场可以传递电磁相互作用 。
如果场是一种物质,那么场应该也有自身的基本粒子,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玻色子 。电磁场对应的玻色子就是光子 。也就是说,电磁力是依靠传递光子来实现相互作用的 。同理,强相互作用是依靠胶子来传递作用的;弱相互作用是依靠W玻色子和Z玻色子来传递作用的 。
以上我们说的这套理论被称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模型目前已经统一了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部分统一了强相互作用 。在这个理论中,科学家还假设了引力子是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 , 只不过"引力子的假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
多说一句,除了这些玻色子之外,还有一种玻色子是赋予粒子质量的,这个玻色子被叫做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 。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了这些 , 我们再来看开头的问题:原子明明是空空如也,为什么原子构成的万物都实实在在?很明显,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是电磁相互作用,这是因为原子核外是存在着电子的 。所以,本质上应该是原子里的电子和其他原子里的电子发生电磁相互作用 。
当然 , 这么说其实并不严谨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说清楚:电子到底是什么状态?
著名的量子力学奠基人海森堡曾经提出一个不确定性原理 。这个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信息是无法同侧测准的,如果你测准了位置信息,就测不准动量信息,测准了动量信息,就无法测准位置信息 。那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呢?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电子在原子核的状态和宏观物体是不同的,它是呈现电子云的形式 。具体来说就是,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外的任意位置,我们只知道它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 , 但我们无法同时知道它的位置和动量信息 。你可以理解成电子无处不在,同时存在于任意位置 。
也就是说 ,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原子核外的电子云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同时它们要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说白了就是电子需要按着某种规则排排坐,状态不能重叠 。这就使得原子即便是空空如也,也不会彼此穿过,原子才能构成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