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 。踏青是清明节习俗之一 , 踏青很早就有 , 但是经过各朝各代的演变 , 已经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 。想知道清明踏青习俗的演变吗?据悉唐代开始踏青成为清明节习俗,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
文章插图
清明踏青习俗的演变
踏青之所以开始相对集中于寒食清明期间进行 , 和唐代寒食清明扫墓习俗的普遍流行密切相关 。要扫墓便不能不去墓地,墓地又总是被安置在离生活区较远的山野之中 , 山野自然是春意显露之地,故而在一定程度上踏青可以被视为扫墓活动的伴生物 。所以,我们能看见文献中有如下的记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 , 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 有歌者,哭笑无端 , 哀往而乐回也 。
话又说回来,当扫墓者在怀死者的悲伤里格外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短暂时,会不由自主萌发出不让良辰美景虚设的欲求,那么此时 , 踏青便不再是一种伴生物,它本身就是意义之所在 。
唐代以后 , 随着清明节地位的上升,寒食节、上巳节地位的下降,乃至后两者的日渐衰微 , 踏青越来越成为清明节的习俗内容 。这一变化在宋代已见端倪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说的是北宋京城汴梁清明节郊游的状况,“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或“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是吴自牧《梦粱录》谈到南宋杭州清明节的情景 。我们前面引用的柳永词 , 所反映的也正是南宋清明踏青的盛况 。当时政府还规定,每到清明节来临 , 太学放假三天,武学放假一天 , 鼓励学生游玩踏青 。宋代以后,清明踏青更加普遍 。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说:“是日簪柳,游高梁桥 , 曰踏青 。”又据黄仲琴的描述,民国时期的福建漳州,“遇清明节,则呼朋结队,游行郊外,为踏青之举” 。在山东博兴,俗以为“清明踏了青 , 不患脚疼病”,所以这天踏青者尤其多 。
“后生踏青,攀个好亲 。”春天是情愫萌动的季节,男男女女外出踏青又为彼此的相识交往提供了可能,所以踏青时节总会有一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发生 。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佳话 。
据《唐诗纪事》载,参加科举考试没有成功的崔护,在清明节独自到长安城南游玩,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 。他走上前去敲门 。过了好久,才有一女子隔着门缝问来人何事 。崔护说自己“寻春独行 , 酒渴求饮”,讨杯水喝 。那女子打开门让崔护进来,端水给他喝,自己则倚着桃花 , 情意绵绵地看着崔护 。崔护临行时,女子送到门外 , 似有恋恋不舍之意 。来年清明节,崔护追忆往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视 , 见门院如故,只是门上了锁 。惆怅之余 , 崔护挥笔在门扉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则在《唐诗纪事》里到此为止的故事,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还有了一段起死回生的曲折情节 。话说崔护题诗后的第二天,他因放心不下又去探看,这次出来一个老人,说崔护杀了自己的女儿 。并说自从去年崔护走后,女儿就“昏昏如醉,不离床席” 。但昨天她突然说 , “去年今日曾遇崔郎,今日想必来也”,走到门前 , 望了一日,不见 。转身抬头,忽见白板扉上诗,长哭一声,瞥然在地 。一夜不醒 。早晨忽然睁开眼说崔护来了,果然就来了 。老人请崔护进去一看 。不料想崔护刚进门就听见里面哭了一声,再看时,那女子已是死了 。崔护是又惊又痛,“便走到床前,坐在女儿头边,轻轻放起女儿的头 , 伸直了自家腿,将女儿的头,放在腿上 , 亲着女儿的脸道:‘小娘子,崔护在此 。’顷刻间 , 那女儿三魂再至,七魄重生,须臾就走起来 。”后来 , 二人就结了婚,崔护发迹为官,夫妻一世团圆 。
唐代开始踏青成为清明节习俗
唐代以后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并不意味着踏青只是在清明节里才能举行 。事实上,在南宋的杭州,人们自元宵节一过,就开始外出郊游了,俗曰“探春” 。清朝嘉庆年间修纂的《汉阳县志》也载当地的人们“二三月间,各于月湖堤上 , 桃柳阴中,选胜携觞,倾城游宴,或泛舟绿水,或结伴芳洲,帘影波光,往来如栉” 。而在四川、云南等地 , 二月初二日就是“踏青节”,在上海,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也是踏青赏红的好日子 。
类似的爱情故事总在清明节期间发生,如《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警世通言》卷三十)、《聊斋志异·阿宝》,都讲述了清明节踏青引发的爱情故事 。这些爱情故事的上演反过来又增加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因此更让世人多了对踏青习俗的参与和关注 。
【清明踏青习俗的演变 唐代开始踏青成为清明节习俗_】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踏青习俗的演变 , 唐代开始踏青成为清明节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