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造型、拼选材……明清黄花梨家具的“工艺秘诀”大有来头

明、清时期的古典家具用料考究,既讲究做工的精细,工致,同样也注重选材的材质美 , 凸显木材本身的美感 。也经常是对于珍贵木材物尽其用 , 最大化利用木材,进而成就“量材为用,材艺并重”的意趣 。

凹造型、拼选材……明清黄花梨家具的“工艺秘诀”大有来头

【凹造型、拼选材……明清黄花梨家具的“工艺秘诀”大有来头】配图说明:明清式黄花梨家具的主要用材,是时称花梨木或花榈的各种木材,这些木材大多生长逾百年 。
古人在为黄花梨家具配料时,考虑到木材的密度与纹理 , 对材料会权衡价值,做到量材落用,根据需要,把木材裁锯成不同规格的用材 。如,座椅、橱柜的板材与柱料等 。家具各种部件的木材纹理,都应顺理成型 。有效配置这些名贵树木的心材和边材,也大有讲究,俗称"格"的心材,皆呈现"紫红色",是用来制造家具的主材 。边材因质松而色淡,一般不取用 。
许多木质坚致、纹理优美的心材,被古人选用到家具最显著的位置 。如座椅的靠背板,橱柜的门板、案桌的面板等 。当一件家具制成后,色泽和木纹通体均整,可表现出我国传统家具制造与选材的匠心独运 。
明、清黄花梨家具中诱人的"鬼脸"、对称同形的纹饰板面、独具一格的木纹装饰 , 都是家具制造者在选料、配料、用料上所要讲究的,这是木工艺中处理材料的重要环节 。
明刊《鲁班经》对我国明代民间制作家具的尺寸有很详细的记载:对八仙桌的记述是这样的:“高二尺五寸,长三尺三寸,大二尺四寸,脚一寸五分大 。若下炉盆,下层四寸七分高 , 中间方员九寸八分无误 。勒木三寸七分大,脚上方员二分,线桌框二寸四分大 , 一寸二分厚” 。并进一步要求:“时师依此式大小,必无一误” 。该刊中类似的尺寸要求还有很多,如“要除矮脚一寸三分才相称” , “大小长短,依此格”,“此大小依此尺寸退墨无误”等 。
这些“尺寸”,都是民间匠师在长期实践中心口相传积累的经验,并在长期承载的工艺实践中做到了“方寸之间,谨以务实” 。明清黄花梨家具的用材之考,也正呼应了该时期手工艺发展形成的一个高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