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午时三刻斩首?】
''午时三刻已到,行刑 。''听着是不是很熟悉 。
大家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刑场行刑的时候,监斩官大喊:午时三刻已到,行刑 。然后把签字一扔 , 就要砍头了 。这就为我们带来疑问了 , 为什么非要挑午时三刻,而不是其他诸如正当午时或辰时三刻等等呢?这里,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为啥非要在这时候行刑 。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事情,那就是午时三刻到底是几点,一般人肯定不是那么清楚,其实按照古代的时间划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小时,每天又分为百刻制(清代96刻),所以就已百刻制为方法计算 , 一刻为14分24秒 。午时是现在的11点~13点 , 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11点45分 。所以说午时三刻基本上就是正午了 。
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行刑,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是古人普遍比较迷信,认为一天之内,午时阳气最盛,最适合处罚罪犯,有利于鬼魂消散,转入轮回 。
二是午在地支里属阳火,午时属阳极 。但午时一过四刻 , 就阳极阴生了,所以不能晚于午时三刻 。
三是午时一般是老百姓休息的时间,可以聚集更多的人来观刑,“杀鸡儆猴”,提升朝廷的威慑力 。
四是午时,人的精力比较萎靡,犯人精神没那么紧张 , 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
其实,一些古人的规矩都代表着古人的思维方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古人的认知与我们现代人区别,当大家碰到有关古代让人疑惑的事情 , 不妨从古代人的角度想一想 , 说不定就会马上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