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 , 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 , 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初一的习俗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 , 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 , 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 , 专收名帖 , 叫“门簿” 。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 。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须带礼物 。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 。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
二是初三到亲朋家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 , 仍应主动跪拜 , 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 。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 。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 。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 , 借拜年之际 , 表示谢忱 。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 , 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 , 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 怕因此破财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 , 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 , 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 , 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 , 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 , 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 。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初二的习俗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 , 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举行祭祀活动 , 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 , 姑爷们要去给岳父岳母家拜年 。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
正月初三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初三的习俗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这一晚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 , 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初四的习俗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 。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 , 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按说接五路是在初五,为什么又说在初四晚上?原来,初五日是正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点迎到财神,于是,这时间就一点点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 。这样当然不符合规矩,后来就由长者出面,规定初四晚上一起行动迎神 。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初五的习俗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 , 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 , 谓之接路头 。”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 。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 。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 , 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 。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 , 便可发财致富 。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 , 燃香放爆竹,点烟花 , 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 , 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注: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要注意 。)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 , 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 , 在这一天要送穷 。
汉族的春节有什么风俗,你知道吗?

初六的习俗
送穷
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 。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 。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自秦汉以来 , 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 , 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 , 初七日为人日 。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 , 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
启市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 , 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 , 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 , 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 。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