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简介,马谡是谁

1、马谡是谁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更多义项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 , 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
概述图片来源:
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
马谡的各种形象
(今湖北宜城南)人 , 是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 。马谡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 。马谡兄弟都有才华和名气,并称为“马氏五常” 。
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 。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 。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 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 。”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担任参军 , 时常接见一起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 。
建兴三年(225年) , 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谡送行数十里 。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请你再一次提出好计划 。”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 , 叛乱不服已经很久 。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 。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 。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 , 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 。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 , 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 。”诸葛亮便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不久 , 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依照马谡之言赦免孟获,以使南中人心归服,因而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 。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 。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军 , 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在甘肃境内) 。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 , 统领各军前行 。
马谡游戏形象
魏明帝曹钡弥窈豪捶ズ? ,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马谡 。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 。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 。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 。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 。
对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中却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的记载是“谡逃亡 , 朗知情不举,亮恨之 , 免官还成都” 。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 , 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基于此种说法 , 民间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传说 , 比如在姜维传的设定中,马谡潜逃后改名宁随,并在诸葛亮病逝后重新为蜀汉效力 。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则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即马谡在狱中病故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则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即诸葛亮下令处斩了马谡 。
三种说法都出自原作者陈寿 。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 史书中确实为之罕见 。
不过近年来有部分学者提出了能够解释这一疑云的观点 。
据《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的记载,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 , 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 。如果此记载属实,可证明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 。
而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中的记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 , 可见诸葛亮确实曾下达处死马谡的命令 。
基于以上证据 , 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马谡在街亭举动违规,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最后惨败而归,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 。马谡是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 , 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也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 。马谡最终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了 。这种观点可以将三种不同的说法统一起来 。
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 , 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 。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
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陈寿:①“兄弟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绝不是个庸才 。马谡字幼常 , 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东南)人,为马良的弟弟 。“马氏五常”,是当地很有名气 。马谡其人“才器过人 , 好论军计”(见《三国志 。蜀书 。马谡传》),在军事理论上很有一套 。他在诸葛亮南征时曾进言道:“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 。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 。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 。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 , 既非仁者之情 , 且又不可仓卒也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 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见《三国志 。蜀书 。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 。马谡提出的这套建议,应该说是对南中问题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和有着相当长远的战略眼光的 。为此,马谡很受诸葛亮的赏识 。诸葛亮和马谡一起讨论军国大事,常常要“自昼达夜” 。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 , 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 , 从白天到黑夜 。
简介:马谡 (公元190—228年) , 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 。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 , 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 。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 。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失守街亭,被斩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 , 自昼达夜 。马谡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
诸葛亮北伐时因失街亭而被斩

马谡简介,马谡是谁

文章插图
2、马谡是谁马谡简介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 , 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马谡一共有五个兄弟 , 每一个都恭谨谦和,才华过人 , 因此在当地十分有名气 , 被称作:“马氏五常” 。马谡和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刘备入川时 , 马谡跟随大军同行,因为其擅长谋略,而深得诸葛亮的赏识 。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 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 吾不如韩信 。”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 , 决胜千里”方面 , 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谋士 。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够在运筹帷幄和能战善战之间平衡,因为我们难以做到能够带兵打好仗,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很难的,当马谡在这两者之间无法平衡的时候,且两方面都不是特别突出时 , 是很容易吃败仗的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 , 三个国家的势力大小和实力我们自然有数,当时,蜀汉的人口九十几万,曹魏四百多万,东吴两百多万,蜀汉的人口数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东吴的一半 。当时还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口几乎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蜀国实力之弱,可见一斑 。兵熊熊一个 , 将熊熊一窝马谡是谁马谡简介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马谡是谁马谡简介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 。只要有好的统帅,羊羔也能训练成狮子,但问题在于蜀国没有这样的统帅:绝对才能不低,相对才能不高 。吴蜀实力弱,唯一办法是蜀吴两家联合 。这一点诸葛亮认识清醒,将之定为基本国策 , 甚至早早地与吴国定下了瓜分魏国的计划 。尽管后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联盟关系,但无法真正协调立场,作为部署军事斗争的基础 。两国协同攻魏,行动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依靠合作不行,只能在人才上与人家争一下 。
于是,马谡就成为了诸葛亮钦点的一名能人,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但是他的老板刘备不怎么喜欢他,甚至还在临终前告诉诸葛亮 , 马谡这个人不靠谱 , 后来证明诸葛亮也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重用马谡 。马谡没有失街亭之前 , 诸葛亮与马谡合作得如鱼得水 。比如在讨伐雍闿、擒获孟获这件事情上马谡功不可没马谡是谁马谡简介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文章马谡是谁马谡简介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 ,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虽然诸葛亮自己也是个聪明人,但在他出兵之前 , 他依旧征询了马谡的意见,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 。短时间内难以收服南人,只有收取其心才能使南人真正归顺于你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且他赦免了孟获 , 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 , 从而保证了南方边境的安宁 。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 。北伐前夕,依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 , 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
刚愎自用 马谡街亭失守
这样说来,马谡是个军事人才,诸葛亮的很多智慧里,都有着马谡思维的火花,但是马谡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理论很充分但是实践经验却很少,这让他对大局的掌握程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他的理论也缺乏实践的检验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率军出击,而他选择马谡作为先锋,当时很多人都建议诸葛亮选择有经验的老将,但诸葛亮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
魏明帝曹钡弥窈豪捶ズ螅纱蠼培A驻守军马在街亭阻挡马谡 。马谡上了战场后,仅凭着自己在书上学来的知识和少量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部署军队 。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 , 放弃了水源地而将军队设置在山上,军队的调度也显得很混乱,这时,马谡的手下王平就已经察觉这个布阵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次劝谏马谡 , 马谡不听,我行我素 。曹钡木幼匀蛔プ×苏飧龊没幔?这边张颌切断了驻守山上的马谡军队的水源,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军队在山上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而当诸葛亮知道了马谡溃败的消息,想要回来支援马谡,却没有办法在马谡所驻扎的地方找到据点,无奈只得绕道,而这一绕道不仅浪费营救时间,还损失了不少军力,可谓得不偿失 。因为街亭失守,马谡获罪入狱,被判处死刑,而且由诸葛亮亲自斩首,在处死马谡时,诸葛亮也是不舍的,要知道曾经他是如此倚重他,现在犯下大错,又不得不杀掉马谡,以命谢罪,马谡死的时候才仅仅三十九岁 。马谡死后 , 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善待其后人 。
失去马谡诸葛亮是痛苦的,因为马谡是他的朋友、知己、战友,他们一同图谋,共事一君,相谈甚欢 。在马谡死后,诸葛亮很长的一段时间心情不怎么好 , 因为他失去了一个能够和他一起商议 , 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 , 每一件事都要自己亲自上阵,这样大的工作量换谁都承受不了吧马谡是谁马谡简介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故事 。没了马谡诸葛亮,好像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了 。毕竟,孔明已老,少了一个得力助手,区别还是很大的
要说诸葛亮杀掉马谡这件事也颇受人议论 , “胜败乃兵家常事”,道理我们都懂,况且马谡本来就年轻,缺少的正是实践的机会,偶尔失败一次并不可怕 , 任何一个成功的军事家,都是从幼稚到成熟 , 这个阶段是需要过程的 , 不是谁上战场就一定会赢,况且,马谡做前锋也是诸葛亮的提拔,他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 , 似乎也是欠妥的行为,这样追究下来 , 双方都有责任,这街亭之失的黑锅怎么就马谡一个人背了?
而马谡也并不是一个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的庸人,谁也无法否认马谡是个人才 。看他献平南之策时,可以发现他对战争的惊人洞察力;看他献反司马懿和曹睿之计,又看出他算计之工巧 。而败后,马谡知罪伏法,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来替自己洗罪,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来循私,堂堂正正地受刑,没有一丝怨言 。
可以说,马谡是个人才 , 而且是个可以培养和器重的人才,连临死之前的诸葛亮都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又怎么能否定马谡的才能,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次失败就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是诸葛亮的无奈,更是马谡的悲剧 。
马谡简介,马谡是谁

文章插图
3、三国蜀国马谡的简介 历史上的马谡是怎样的人? 导读 :马谡(sù)(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官至越Q太守 。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 。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 。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并未听取 。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不听王平之言而在山上驻军,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A,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8岁 。
蜀越Q太守、参军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 。兄良,侍中 。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Q太守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建兴三年,亮征南中 , 谡定攻心之计,亮深然之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A战于街亭,为A所破,士卒离散 。亮进无所据 , 退军还汉中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年三十九 。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
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 。马谡和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 , 刘备入川时 , 马谡跟随大军同行 。马谡历任绵竹令、成都令、越隽太守 , 由于才华横溢得到诸葛亮的赏识 。刘备临终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并未听取 。
马谡不遵诸葛亮将令,举动失宜,最终被张A打败 。
马谡简介,马谡是谁

文章插图
4、三国蜀国马谡的简介 历史上的马谡是怎样的人【马谡简介,马谡是谁】马谡是个刚愎自用的人 。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 , 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撤军后 , 马谡被诸葛亮处死,另说死于狱中 。
挥泪斩马谡 , 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
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 。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 , 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
马谡是马良之弟 , 素有才名 , 得到诸葛亮赏识 。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并未听取 。北伐时期 , 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不听王平之言而在山上驻军 , 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郃 , 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8岁 。
蜀越嶲太守、参军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 。兄良,侍中 。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建兴三年 , 亮征南中,谡定攻心之计,亮深然之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 , 士卒离散 。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 。谡下狱物故 , 亮为之流涕,谡年三十九 。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
马谡、王平到了街亭,先一起看地形,准备扎营 。马谡前后左右看了几眼 , 忍不住地乐了,对王平说:“咱们丞相有时候胆儿特别小 。你看 , 这儿的地形险要,那边还有一座山 。咱们把人马就埋伏在山上的树林里,张郃(he)再有本事也过不来 。”王平提醒他说:“临来的时候 , 丞相说要守住通道,多加栅栏,不让魏兵过来 。我看还是在这道口上扎营好 。”马谡撇了撇嘴说:“我看在山上扎营比山下好 。敌兵来了,咱们在高处,他们在低处,往下一冲,还怕杀不败他们?”他见王平连连摇头不同意,心想:“你这个人打了一辈子仗,字也认不了几个,还跟我逞能?丞相还喜欢听我的,你算什么呐?”他这话没说出来 , 脸上已经露出了瞧不起的样子 。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 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 , 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 , 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
马谡简介,马谡是谁

文章插图
5、马谡的简介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
教学设想
1、围绕街亭战役失败的原因,分析人物言行归纳诸葛亮、马谡的形象特点 。
抓住作品对诸葛亮由神到人的描写,分析作品的人物描写 。
2 、抓住小说中人物描写巧用的“三”分析人物言行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 。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千古风流人物 。乱世出英雄,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那么,谁才是其中最厉害的英雄呢?
是诸葛亮 。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一言以蔽之,曰:神(智绝) 。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 。但是,他真的做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吗?否 。街亭战役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惨败 。
板书课题 。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 说说街亭战役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
明确:三个阶段:一、战前部署
二、战役经过
三、战后措施
三、那么就让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来看看街亭之战是如何失利的吧?
(一)首先让我们来看诸葛亮是如何部署的,有没有失误 。
提问,总结 。
一是三嘱马谡 。一嘱利害 , 二嘱对手,三嘱兵法 。
二是三将协守:马谡、高翔、魏延 。
怎么评价?这里有没有失误?
明确:料事如神,谨慎周密 。
失误则是用人不当 。(简介马谡)
(二)其次再让我们看一看马谡如何用兵,有着怎样的表现 , 失误在什么地方?
明确:马谡屯兵山上,违亮节度 , 造成是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 。
具体的表现:一笑丞相多心,二笑王平女子之见,三笑司马懿当死 。
评价: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读至此,直骂马谡该死 。三斤鸭子二斤嘴 。
(三)再看司马懿如何应对?
讨论明确:善断敌情,指挥卓越,老谋深算 。
具体做法:
三探:一探有无蜀兵把守,二探则亲身前往,三探何将引兵 。
三招:一围山断水,二放火烧山 , 三巧妙设伏 。
评价:真不愧孔明对手,马谡焉能是他的对手 。
四、街亭一役大败,蜀军损失惨重,功亏一篑,诸葛亮难辞其咎 。那么 , 战后他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明确:嘉奖赵云,处罚马谡 。
我们来看一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 。诸葛挥泪实际不止一次 , 找出来说一说它的作用 。
明确:一哭是挥泪斩马谡,乃因与马谡义同兄弟:
二哭是为严明军纪,不得不杀;
三哭是恨自己无知人之明 。
评价:执法严明 , 情义深重,勇于自责 。有情而不枉法 , 执法而不忘情 。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也才会感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惋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原来最使我们感动的不是那个永远神奇的诸葛亮,而是一腔热血、忠心耿耿、情义深重的孔明先生呀!
五、讨论街亭失守谁之过?
小结:街亭失守 , 既有马谡不遵守诸葛亮的命令,狂妄自大,骄傲轻敌,也有诸葛亮用人失察的问题,再加上敌人强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分 。孰是孰非,再来争辩已毫无意义,重要的是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 。同时诸葛亮的形象与马谡的形象相互衬托,更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
让我们齐背〈〈蜀相〉〉,来结束我们这一课的学习吧!
课下阅读《三国演义》“空城计”一部分,并看电视剧相关情节,写一篇评论,比较两者在表现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方面,孰优孰劣 。
马谡(公元190—228年) , 字幼常 , 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 。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 , 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 。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 。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失守街亭 , 被斩 。
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字幼常 。初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 。好论军事,刘备临死前曾言其“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诸葛亮不以为然,甚器重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祁山攻魏,他被任为先锋 。因违反节制,被魏将张郃败于街亭,下狱死 。或言被诸葛亮所杀 。
谡字幼常,良弟 。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 , 除绵竹成都令越巂太守 。建兴中 , 丞相亮以为参军 。街亭之败,下狱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