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简介作品,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

1、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马致远,字千里 , 元代著名戏曲家、杂剧家 。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 , 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代著名戏剧家 , 散曲家 。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散曲家 。被称为“曲状元”,也被称为马神仙 。和关汉卿 , 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 , 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
马致远,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曲状元",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
【马致远简介作品,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马致远,字千里 , 晚号东篱,大都人,戏曲家、杂剧家 。
不算标点 , 19个字 。

马致远简介作品,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

文章插图
2、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 元朝戏剧家马致远的简介马致远是我国著名大戏剧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而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已经在每位一位同学脑海牢记的诗词 。那么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下面历史网我将为大家说护送元朝戏剧家马致远的简介 。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马致远出生于公元1250年 , 是元旦著名大戏剧家 。字千里,号东篱,籍贯元大都(北京) 。他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他所创作15种杂剧,散曲120多首、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 。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乐府》 。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 , 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 。这样 , 《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 , 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 。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 。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 , 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 。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 , 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 。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
从马致远所创作散曲作品中可以得知,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 , 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 , 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
马致远简介作品,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

文章插图
3、马致远的简介?有哪些代表作?1、人物简介:
马致远 , 号东篱,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 。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散曲120多首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 , 死后葬于祖茔 。
2、人物作品:
散曲作品:隋树森《全元散曲》中收有马致远的小令115首(包括《天净沙·秋思》),套曲22套,其中完整套曲有16套 , 大约完整的有《女冠子·枉了闲愁》、《集贤宾·金山寺可观大海》和《水仙子·暑光催》3套 , 残存套曲有4套等 。
杂剧作品:《全元曲》第三卷中收有马致远的杂剧7种:《江州司马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邯郸道省悟黄粱梦》;《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 。
1、思想文化: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儒家礼乐思想在其前期音乐生活中起主要作用 。
中年后,随着自身政治生涯的改变 , 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 。其时,马致远专门从事杂剧与散曲创作,无论是抒怀叹世散曲,还是神仙道化杂剧,都流露出明显的道家归隐思想 。
2、散曲创作:思想内容丰富深邃,马致远的散曲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元散曲中的咏史、叹世、归隐、闺情、叙事诸题材,并各具成就 , 拓展了散曲的题材范围 。
来源:百度百科-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 。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 , 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 , 以衔杯击缶自娱 , 死后葬于祖茔 。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 , 可以知道 , 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 , 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 , 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 。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 。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乐府》 。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 。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3年?),字东篱,中国元代初期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 。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 。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 。《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 。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与关汉卿,白仁甫 , 王实甫(一说郑光祖)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
马致远简介作品,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

文章插图
4、马致远、白朴、关汉卿、王实甫的代表作是什么一、马致远、白朴、关汉卿、王实甫的代表作: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
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
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
二、马致远、白朴、关汉卿、王实甫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有“曲状元”之誉 。作品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 。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乐府》 。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写过16种剧本,如今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 。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被誉“曲圣”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 。他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
王实甫:(约1260-1336年),名德信 ,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他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 , 各传有曲文一折 。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
白朴的代表作是《天净沙·秋》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关汉卿的《窦娥冤 》 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洪生的《长生殿》 , 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
以上这些都是元曲 。
关汉卿的《窦娥冤 》 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
马致远简介作品,马致远二十个字简介

文章插图
5、马致远简介元代著名杂剧散曲作家作品:《天净沙秋思》,《汉宫秋》等 。
主要成就:秋思始祖 , 元曲四大家之一 。
职业:杂剧、散曲 。
马致远杂剧作品
马致远写过十五种杂剧,现存的有七种:《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很有名 。现存画册《西华山陈抟高卧》 , 诗104首,17集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均涉及全真教故事 。元末明初,贾在诗中说:“万花丛中有马有仙,神仙重在远”,“名满梨园香” 。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重“遵汉法” , 任用汉族文人,但未能普遍实施,给汉族文人带来了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马致远早年在仕途上是有野心的 。他自称是在一套流浪歌里“写诗献龙塔”,却久久无果 。后来做了地方小官吏,一点也不满足,大概也没干多久 。在这种虚度的经历中,他逐渐调低了精神,在满腹牢骚的同时 , 声称自己看破了世间的名利,把自己当成了隐士和高人,同时在道教中寻求解脱 。
《》是马致远的早期作品 , 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部 。表现了王昭君的堡垒之旅和他对他人的爱 。历史上的这件事,原本是汉元帝将宫女嫁给被围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 。《东篱乐府》的战绩也很简单 。而《汉宫秋》在要求自己离开要塞告别时加入了昭君惊其美色,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其具有了故事色彩 。后世的笔记小说、文人诗词、民间歌谣都多次提及此事,大大完善了史实 。
马致远的《汉书》,取材于传说和虚构,写的是弱小的汉朝受到强大的匈奴压迫时,汉与匈奴的关系;昭君壅塞的原因被写成毛延寿索贿不成,在画像中丑化昭君,战败后逃往匈奴,带兵进攻,逼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被群臣挟持、多愁善感的软弱无能的皇帝 , 深爱着王昭君;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自杀 。就这样,《后汉书南匈奴传》成了在一定历史背景的幌子下被大量编造的宫廷爱情悲剧 。
可能包含一些民族情绪 。但要注意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在元朝统治下积极追求名利,要么视一切价值为虚无缥缈 。所以过分强调这方面是不合适的 。这部剧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 , 主要反映了个人在国战中的不幸 。比如金在蒙古的压迫下娶了公主 , 他的嫔妃和宫女在宋朝死后都被带到了北方 。这些当代史实会给作者更深的感受 。《汉宫秋》是最后一部剧,主角是汉元帝 。剧中写的是皇帝无法主宰自己,也无法留住自己爱的女人 。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被历史巨变所颠簸的内心情感就更加强烈了 。事实上,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了普通人的情怀和欲望 。
《汉宫秋》 , 第三折,特别感人 。他运用循环往复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汉元帝在昭君离去后的悲伤表情 。他也不愧是散曲大师 。
当副官们以“好色之徒败国”为由劝汉元帝放弃昭君时,他愤慨地说:“虽然也有像昭君这样成功失败的,好像是皇帝不自由的官员!”灞桥告别的时候感慨地说:“我夫妻两个一直这么忙,我的小家庭一直在假装出门 。”
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表示羡慕 。尤其是第四折《孤雁做梦》哀怨的歌词 , 表现了汉元帝对爱人的无限向往,渲染了剧本越来越浓郁的悲剧氛围 。在这里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受 。
也是马致远早期的剧作之一 。落魄书生张高 , 时运不济,屡遭厄运 。他甚至推荐福禄寺长老请他拓印寺内碑文 , 卖钱去北京赶考,半夜闪电会把碑文毁掉 。后来在范仲淹的帮助下坐上了状元的位置 , 仕途一帆风顺 。剧中很多地方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比如:“这堵墙挡住了贤德之路,那堵墙挡住了仕途 。现在 , 你越聪明,你就越痛苦 。越是痴呆 , 越是享受痴呆之福 。你得到的越多,你就越富有 。”这部剧反映了作者的单相思和宿命论的人生观,以及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低的情况下的苦闷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