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梅雨 , 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 , 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分布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 。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 。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
成因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 。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
梅雨谚语
我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我们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 , 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 。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 。按150天的韵律 , 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 。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 。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
”寒水枯,夏水枯” , ”枯”指雨水偏少 。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 。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 。天气持续干旱 , 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 。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 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 。”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 。在长江下游地区 , 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 。”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 , 与此意思相似 。桃花水偏多 , 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 , 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 。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 , 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造成两个时段雨量的反相关 。
”春水铺 , 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 。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 , 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 。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
”行得春风 , 必有夏雨” , 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 , 夏雨是指梅雨 。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
”小满不满 , 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 , 雨水存在着正相关 , 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 , 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 。这是因为小满节气正值春末夏初,如果这个时期雨水偏少 , 反映了副高势力较弱,位置偏南,到了芒种节气,副高势力一般也不会很快增强,即使有一定强度,它北缘的西南气流也不会伸向长江下游-带,所以芒种节气长江下游地区雨水也将偏少 。长江下游一带也把小满节气里的降水称”旱黄梅”,芒种节气的降水称”正黄梅”,夏至节气的降水称为”甜黄梅” 。因此,芒种雨水偏少或梅雨开始偏晚(到夏至节气才开始),都称为”黄梅不管” 。
以上这些群众看天经验,经当地气象资料验认 , 准确率均有70%到80% 。换句话说 , 预报十次,将有七、八次正确 。这说明,关于梅雨的谚语是可信的 。
文章插图
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1各地区梅雨时间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
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我国110E以东的东部地区 , 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 。6月中旬以后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 , 阴雨天气结束 。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 , 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平原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 。
6月中旬开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 , 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
2什么是梅雨
在我国南方流行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说的就是梅雨季节的主要特色 。那么什么是梅雨季节呢?
每年初夏时雨带停留时间被称为“梅雨季节” , 梅雨季节开始的那天称为“入梅”,结束的那天称为“出梅” 。梅雨季节物品容易发霉故称之为“霉雨”,梅雨时期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故又将梅雨称之为“黄梅雨” 。梅雨季节的时候 , 经常会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空气中会弥漫着细细绵绵的碎雨 。
3梅雨的形成
每年的5月份下旬到6月份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空气汇合在华南地区,会形成华南准静止峰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中夹带了大量的水汽 , 当遇上脚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 , 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
4出现梅雨的地区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 。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 。华南地区也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
文章插图
3、梅雨时节是什么季节 梅雨时节是夏季 。梅雨时节是指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中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
一、简介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中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 , 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 。
二、生活影响
梅雨湿气重 , 容易导致人体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皮肤也会起疹子,所以提前做好祛湿准备很重要 。梅雨时节晴天少 , 要抓住少有的晴天,将家中的衣服、被子等拿出来晾晒晾晒 。
文章插图
4、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梅雨季节大约在每年的6、7月份 。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
形成原因
梅雨的形成是气旋或锋面在当地长期停滞的结果 。每年五、六月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加强 , 湿热的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就乘势扩张到我国南岭一带,与北来的、较冷的温带气团接触,形成锋面 , 在锋面上 。
文章插图
5、梅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问题一: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梅雨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 , 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 。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 。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 , 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 。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 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 , 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 。6月中旬以后 , 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 。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 。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 , 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
【梅雨与雨带】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 , 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 。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 。研究发现 , 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 。大陆西岸 , 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 。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 , 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 。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 , 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 。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 。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 。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 。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 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
2.雨带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 。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 。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
穿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 , 稳定少动 。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
问题二: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 , 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 。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 。早在汉代 , 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其中的“梅实迎时雨” , 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 。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
问题三:什么是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梅雨季节持续多久每年5-7月份 , 受江淮静止风的影响,造成连续降雨,因为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叫梅雨 ,一般是30到40天 。特别难受的天气,连续的阴雨,闷热潮湿的季节 , 我们应该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该注意些什么呢?
梅雨天衣服要常洗常换,最好选择易干且滑爽布料衣物 。空调房内,穿上有袖衫、护住肩头 , 长裤子、遮住膝盖,使关节等易受风部位得到保护 。即使再热,记得晚间睡觉铺条小毯子 , 搭上薄被子,以免着凉 。出门前,先关空调 , 开窗适应室外温度,再换薄衣出行 。黄梅天即使没雨,湿度也较平时大 , 真菌会异常活跃,皮肤癣特易在身体各部位蔓延 。
因此,梅雨季节要注意卫生,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 。梅雨天 , 衣橱里的衣物如果水分过多,加上空气不流通,霉菌很容易繁殖 。因此 , 存放的衣服棉被不但要事先洗干净,还应彻底晾晒后才能入柜贮存 。另外,除了樟脑丸、防霉饼等常用的防霉用品外 , 超市里还有竹炭、木炭制品等吸湿、除湿用品,可降低衣橱、鞋子里面的湿度 。食
梅雨时节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期 。人们在饮食上应多加注意,谨防食物中毒 。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建议大家选择“四瓜”:苦瓜、黄瓜、冬瓜、西瓜,都是清热下火的合适食品 。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梅雨季节,食物易发馊或霉变,吃了这些食物,会引起肠胃道疾病 , 甚至中毒 。气温高,食欲不振,体力消耗大,营养要跟上 。除了多喝水外,蔬果瓜鲜、肉蛋荤腥不能少 。冷饮、冷食不能吃过头 。冰箱食物要加热 , 隔夜食物要煮开后食用 。住
梅雨季节湿度大,室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长期滞留在室内空气中 。建议:注意房间的通风透气,天晴时,要及时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平日可在床下、墙角等阴暗角落放一些生石灰吸湿 。何时开窗通风,有讲究 。太阳未出时 , 浑浊空气沉积地表,开窗会导入不洁空气,对健康不利;中午空气湿度大 , 引入室内觉会得闷热,助长细菌孳生 。怕热、怕湿,有了空调紧闭窗户,成了时下家家户户的习惯 。何时开窗通风 , 有讲究 。太阳未出时,浑浊空气沉积地表,开窗会导入不洁空气 , 对健康不利;中午空气湿度大,引入室内觉会得闷热,助长细菌孳生 。清晨7-8点空气流畅、傍晚5-7点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科学 。
问题四:是不是进入梅雨季节了呢?梅雨季节大概是什么时候?现在已经是梅雨季节了,每年的六七月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时期
问题五:梅雨季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气象上的入梅 , 一般是将初夏季节连续出现6-7天以上阴雨天气、且日平均气温达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为入梅日,连阴雨结束之日称为出梅日 。日历上的所谓“入梅”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是根据“干支记日法”来推算的 , 它是把“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为“出梅” 。“入梅”的时间总是分布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出梅”的时间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因此 , 气象上的“入梅”和日历上“入梅”在时间分布上是不一致的,但在有的年份也可能碰巧在一起 。
问题六:2015年南方何时是梅雨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 , 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 , 时大时小 。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
计算方法:
按照环流条件与区域性降水相结合的原则,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 , 在北纬29-33°范围内,经常有地面峰系活动,且连续两候内有6天雨日,同时参考长江下游两岸 , 各站候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 。也有以初夏季节中雨日、雨量、云量等气候要素的时间曲线上出现突增(即转折点)之候(日)定为平均入梅候(日)的 。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 。按照历法规定 , 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 。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 , 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
问题七: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几月几号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节,这时候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 , 古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便是梅雨季节高温湿大的特点,不仅如此 , 我国华南沿海城市还会受到台风侵袭,天气湿度加大,衣物、家具等更容易受霉、受潮 。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姘居气温超过30℃ , 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
所以梅雨季节出入梅也要看天气情况,而没有具体的时间设定 。
问题八:2015年南方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开始一般是6月中下旬开始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 , 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 , 故称其为“梅雨” 。
【梅雨季节是啥时候,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问题九:2016杭州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省气象台的专家说了,杭州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14日前后 。从2000年开始,杭州的梅雨季节 , 基本上都不典型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见识的梅季也多 。他们把梅季分为早梅、迟梅、特长梅、短梅、空梅和倒黄梅 。早梅,就是梅雨开始得比较早,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迟梅 , 6月下旬以后才开始 。特长梅 , 一年中,梅雨期连同5月份的春雨,长达两个月以上 。倒黄梅,出梅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 , 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这10年来 , 杭州好像都没怎么碰到过 。短梅,梅雨来去匆匆,10来天工夫,难难得得下了一两场大雨; 空梅,梅雨期间,一直都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 。不少人肯定记得2005年到2007年、2009年,这4年梅季 , 杭州几乎无雨,雨量偏少六成以上,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短梅和空梅了 。特别是2005年,杭州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 。过完这一段凉爽无雨的梅雨季节,杭州直接转入炎炎盛夏 。去年稍微好一点,6月17日入梅,7月17日出梅,梅雨期30天,算是2000年以后,杭州最长最典型的梅雨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