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 典故怎么来的 古代的歇后语是多种多样,含义也非常丰富,大多数歇后语都是根据一个典故来的,就如同现在的梗文化一样,只不过现在的梗要多太多了 , 以前的典故大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 梗文化只不过是娱乐罢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典故怎么来的?今天我就来为您揭秘其中的含义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司马昭的心思,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路人都看出来了 。意思就是心思表现的太明显,别人一看就知道了,也可以说明一个人没有什么城府,一般是用作比较贬义的意思来用的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怎么来的?
这个典故出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在一本叫做《汉晋春秋》的古书中首次使用,司马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司马懿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司马昭其实就是司马懿的父亲,他继承了父亲司马懿的衣钵,掌握了魏国的大权,想要自己称王 。
当时魏帝曹髦就用了这句著名的话来形容他 , 他的野心这么大,魏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于是后来魏帝举兵讨伐他,当时奈何司马昭的权利太大,反被司马昭杀死 , 而司马昭也没有被处罚,甚至还被立为了晋王,后来在他死后 ,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直接篡位,司马家族终于成为了第一家族 。
这个魏帝曹髦其实也是个猛人,要说司马昭没有城府 , 其实感觉这个曹髦更没有城府,别的皇帝想要杀掉臣子都是给他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派人拖出去斩了,而这个曹髦是真的勇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亲自去击杀臣子的人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 , 因为他当时也是被逼急了才出此下策,最终殒命 。
文章插图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司马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 典故怎么来的】拼音:
sīmǎzhāozhīxīn,lùrénjiēzhī
解释:
路人:路上的人 , 指所有的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例句:
文章插图
3、司马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意思简介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汉语成语,拼音是sīmǎzhāo zhīxīn,lù rén jiēzhī,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
3、出自《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
文章插图
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含义和出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含义和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 , 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 。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 。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成语,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 , 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 。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 。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
文章插图
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怎么理解?出自一个典故: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 。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 。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 。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 , 野心更大 , 总想取代曹髦 。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 。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 。"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 , 都劝他暂时忍耐 。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
曹髦不接受劝告 , 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 。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 。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 , 把曹髦杀掉了 。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
中华成语故事集
就是说一个人的目的 全部人都晓得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