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几个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

1、一年有几个节气?24个啊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 , 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 , 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 , 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 , 雨量渐增 。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
清明:天气晴朗 , 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节气可作两个意思理解:一、二十四气中的一类 。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 。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 。称十二节气 。二、二十四气的泛称 。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 。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 , 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评论每个季节是六个,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一年一共有24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一年有24个节气“分立春,雨水,惊哲,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 小满,芒种 ,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冬至 , 小寒,大寒 。

一年有几个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

文章插图
2、一年多少个节气,分别是啥?24个节气,中国农历是阴阳合历,24节气是根据阳历来的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
一年中有24个节气 。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一年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 一个节气有十五天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 。
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点,分别是春季;立春,雨水 , 惊蛰,春分 , 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 , 芒种 , 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就是春夏秋冬的节气 。
一年有几个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

文章插图
3、一年中有多少个节气?一年中有24个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 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 , 每个候是五天 。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
扩展资料: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 。
对二十四节气及其蕴含的优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智慧 , 及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认识 , 要进行认真研究、探讨,以期有助于当今社会 。
对延续、传承几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项,如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节,积极挖掘符合时代的内容,使其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导、激发广大民众感恩生活、凝聚族群,为我们的时代奏出更加华美的精彩乐章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一年中有24个气节,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至、小寒、大寒、立冬、小雪、大雪 。
24个节气中人们最注重的是冬至,甚至流传下了“冬至大如年”的讲法,这是冬日里最为重要的节气 , 更是岁末思归的古老节日,因此冬至也被人们称作“小年” 。
冬至,俗称“冬节”,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曾有过“长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的记录,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冬至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
扩展资料:
南方冬至习俗: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 。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 , 取其团圆的意思 。每逢冬至清晨 , 各家各户磨糯米粉 , 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一年中有24个节气 。
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24个节气 , 其中包括12个月,每个节气15天左右 。而我国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有分别起了名字 , 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 
扩展资料:
24节气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与发展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就开始洞察自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
到了秦汉时代,农业已相当发达,和这种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 , 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中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农时和季节的运用 。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 。
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决定农时的依据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趋向丰富 , 而且因各地区气候变化不同,农事活动也有所不同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气
有2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一年有几个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

文章插图
4、一年有多少个节气?一年有2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 。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廿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
“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 , 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每月两节不变更 , 最多相差一两天 。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立春、立秋、处暑、寒露、霜降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
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霜降时节 , 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
一年有几个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

文章插图
5、一年有几个节气节一年一共有24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节气介绍
立春:斗指东北 。太阳黄经为315度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
雨水: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330°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
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 , 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
春分: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 。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 , 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 , 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
清明: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15°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 , 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 , 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
谷雨: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30°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
立夏:斗指东南 。太阳黄经为45° 。是夏季的开始 , 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 , 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
小满: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60°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
芒种:北斗指向己 。太阳黄经为75°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 。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 , 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 , 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
夏至:北斗指向乙 。太阳黄经为90° 。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 , 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
小暑:斗指辛 。太阳黄经为105° 。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
大暑:斗指丙 。太阳黄经为120°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个节气雨水多 , 在“小暑、大暑 , 淹死老鼠”的谚语 , 要注意防汛防涝 。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 。太阳黄经为135°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 , 月明风清 。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
处暑:斗指戊 。太阳黄经为150°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 。暑气就要散了 。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
白露: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165°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
秋分:斗指已 。太阳黄经为180° 。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 , 因而称秋分 。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
寒露: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195°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 , 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
霜降:斗指戌 。太阳黄经为210° 。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
立冬:斗指乾 。太阳黄经为225° 。习惯上 , 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
小雪:斗指己 。太阳黄经为240° 。气温下降 , 开始降雪 , 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
大雪: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255° 。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
冬至:斗指子 。太阳黄经为270°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而冬至以后 , 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
大寒:斗指丑 , 太阳黄经为300°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 。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 。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
名称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 , 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 , 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 , 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
作用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农民伯伯进行田间耕作 。
一年中的传统节气一共有二十四个,每个季节分别有六个,也正是这四个季节,将二十四节气规律分开来,在这二十四节气中,这四个季节被喻为“四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而还有“八节”,也就是我们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这八个节将二十四节气分为了八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三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可以用一句民间流传的俗语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开来说也就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这二十四节气 。我们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其蕴含的意味,同时也富含了古人的智慧 , 其中还包含了被诗人文人赋予的浓烈的诗情画意 , 十足地体现了我国美好的传统文化 。
立春是第一个节气 , 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 寓意着万物复苏 。雨水,顾名思义 , 也就是总是下雨,雨水多了起来 。惊蛰,是农民们春耕的节气,这个时候的动物才真正开始复苏,小虫子、鸟儿等生物有了动机 。春分则表示植物开始生长 。清明,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 这个时候春天才算是浓茂起来 。谷雨 , 名字很美,意思是谷物经过雨水的滋养,开始生长 。
立夏则就是天气开始变得炎热 。下雨偏少的小满 , 雨量增多形成梅雨季节的芒种,接着就是万物茁壮成长的夏至 。小暑大暑,天气越来越炎热 。立秋,秋天来了 。处暑 , 夏天彻底没了 。白露寒露 , 天气变凉 。霜降,如其名 , 天气要转冷了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 大寒,一步一步昭示着白茫茫的大地 。
24个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冬 季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4个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冬 季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一年有几个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上半年来六廿一 , 下半年是八廿三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