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简史–明代时期

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 。主要用于吸拔脓血 , 治疗痈肿 。

?拔罐简史–明代时期

文章插图
在吸拔方法上 , 较之前代 , 又有所改进 。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 , 煮沸直接吸拔 。所以 , 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 。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 , 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记载:煮拔筒方:“羌活、独活、紫苏、艾叶、鲜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钱 , 连须葱二两 。预用径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 , 长七寸 , 一头留节 , 用力划去外青 , 留内白一半 , 约厚一分许 , 靠节钻一小孔 , 以栅木条塞紧 。将前药放入筒内 , 筒口用葱塞之 。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 , 勿得浮起 。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数滚 , 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 。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 , 深入浅寸 , 约筒圈内 , 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 , 将筒药倒出 , 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 , 以手捺紧其筒 , 自然吸住 。约待片时 , 药筒已温 , 拔去塞孔木条 , 其筒自脱 。”(《外科正宗·痈疽门》) 。这种煮拔药筒的方法 , 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医宗金鉴》 , 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 , 表明此法当时十分流行 。
【?拔罐简史–明代时期】除了煮拔筒法 , 也应用一些更为简便的拔罐法 , 如明·申斗垣的《外科启玄》就载有竹筒拔脓法:“疮脓已溃已破 , 因脓塞阻之不通……如此当用竹筒吸法 , 自吸其脓 , 乃泄其毒也”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