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二 )


直新闻:据媒体报道说,荷兰外贸大臣日前两次明确表态,将在阿斯麦向中国出售芯片设备的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决定,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荷兰外贸大臣施赖内马赫的表态至少表明,荷兰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要按照本国的利益和规则作出决定 , 而不是对美国出台的一系列保护主义的做法亦步亦趋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官员访问荷兰,其实就是游说和施压荷兰,将荷兰束缚在美国打造的半导体产业的小圈子里 。美国政府之前出台了所谓芯片法案,并不是为了促进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是要拼凑一个美国主导的排他性的产业链联盟,进一步说,这是一个主要针对中国的产业技术阵营 。
当下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产业和技术的竞争,我们或许可以将半导体产业视为战略科技产业,战略科技产业处于全球产业体系的金字塔顶端,占据金字塔顶端就可以获得垄断性地位,进而可以操控全球产业发展 。拜登政府以“小院高墙” 。重组产业和技术联盟,试图为美国的霸权地位挖一条护城河 , 但是,半导体产业已经全球化了,脱钩断链的想法很难落实下去,无异于伤筋动骨,包括美国的盟国都是受害者 。
众所周知 , 荷兰的阿斯麦是世界顶尖的光刻机生产商,如果没有荷兰的参与,美国主导的阵营就很难组建起来 。光刻机这样的技术和设备的确是具有双重属性,一个是战略属性,一个是商业属性 。所谓战略属性就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或者说构成了国际安全的基础,事实上,荷兰也没有将最先进的光刻机出口给中国,在高科技出口领域,安全和战略的考量是一直存在的,中芯国际在几年前订购的一台极紫外线光刻机本来要在2019年交付 , 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出口许可 。阿斯麦出口到中国的是上一代产品,其实战略属性已经大大下降了 。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文章插图


资料图
另外一个就是商业属性,光刻机也是一种商品,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员工、利润都占15%以上,而且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会进一步突出 。因此,战略科技产业需要在战略性和商业性之间进行平衡,问题在于,美国现在出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和围堵,已经不顾光刻机的商业属性了,这是让荷兰非常难以接受的原因 。
半导体产业已经深度全球化了,美国也是半导体产业体系的一员,但现在美国要求自己的军事盟国加入到产业技术的小圈子,其实是一种绑架行为,包括荷兰、日本、韩国等半导体产业强国,被生拉硬拽加入到美国拼凑的小圈子,其实是在砸这些国家的一些企业的饭碗,其实是“恶霸”的行为 。当然,战略科技产业的商业属性也意味着美国的做法也必然会引起盟国的不满,荷兰的表态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
作者丨孙兴杰 ,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文章插图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