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文章插图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文章插图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文章插图



资料图
直新闻: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 , 欧洲和北美国家能够享受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朔尔茨的这个表态,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朔尔茨总理是在《南德意志报》举办的经济论坛上作出上述论断的,朔尔茨总理最近一段时间访问了多个亚洲国家,包括参加印尼的G20峰会,在演讲的开篇他也说要与听众分享一下自己亚洲之行的心得体会 。因为新冠疫情,最近几年很多多边会议转到了线上,而最近一段时间线下的外交活动逐渐多起来,对于政治家和外交官来说,实地的观察和体验还是非常重要的 。
朔尔茨在亚洲转了一圈之后 , 得出的结论是欧洲和北美国家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背后的动力在于世界正在日益多极化,并且发生了结构性重组 。其实这样的判断在几年前就出现了,但是从政治家口中说出来,还是有不一样的分量和影响,尤其是承认欧洲和北美失去了在世界上“互为唯一”的地位 。
我个人认为,朔尔茨的说法一方面代表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德国和欧洲需要面对更加多极化的世界 , 在新的全球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建立自己的优势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要坚持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对于德国来说,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德国崛起的重要力量 , 依靠全球化的市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德国确立了自己在欧洲以及世界上的地位 。因此,朔尔茨认为,去全球化是德国不能接受的,他进一步说,去全球化、“近岸外包”等说法,本质上还是保护主义 。
其实这两年欧洲人也看到,拜登政府虽然口头上要加强大西洋共同体的团结,回到多边主义,其实在保护主义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比如说“通胀削减法案”就是产业保护主义,另外还施压盟国,迫使这些国家加入到美国主导的产业小圈子里,包括所谓的“友岸外包”,本质都是保护主义的套路 。德国和欧盟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要战略自主,在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重新布局,尤其是加强与亚洲的合作 。因此,朔尔茨总理在最近一段时间访问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显然,这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 。
孙兴杰:美国产业保护主义“逼反”德国与荷兰?

文章插图


资料图
另外,朔尔茨所表述的欧美的美好时光结束,也是当下世界发生的客观的现实和未来的趋势 。欧美享受的美好时光是,稳定的经济增长、低通胀和充分就业,其实还有一条就是高福利 。这种美好的时光实质是欧美处于全球经济金字塔顶端的超级红利 , 欧洲和美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中心-边缘的分野,但是随着全球化进展 , 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组,亚洲等国家进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 工业化、城市化在全球扩散,生产、贸易、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板块运动一样的变迁,中心-边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了结构性的重组,欧洲和美国在经济增长、就业、福利等方面的优势缩小 , 事实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种结构性变化就已经发生了,在这种变化之下,德国的选择无疑是顺势而为 , 融入到亚洲发展潮流中,分享亚洲发展的红利,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强了与东盟、印度等国家的合作 , 这也会加速亚洲地区格局的变化,对此 , 我们也要有充分的关注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