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文书的写法 书的写法

书的写法尧育飞
如果让你谈一本清代的书籍 , 你会首先想起哪一本?《红楼梦》?《随园食单》?抑或行书是《浮生六记》?
长达268年的清王朝 , 孕育了许多书籍的故事 。其中的任何一本 , 按照文献学的基本研究办法 , 无疑都可以做一篇考究的文章 。可是 , 如果想给清代的书籍描绘大致轮廓 , 讲述它们的物质形态和内容 , 谈谈它们的著述、编辑、刊印、流通和阅读的情况 , 一本本地考究下去似乎于事无补 。根据有关统计 , 清人著述超过20万种 , 在数量上已令人望而生畏 , 遑论旷古烁今的《红楼梦》和《四库全书》 , 甚至在今天衍生出“红学”与“四库学”这样的显学 。描绘清代书籍的样态 , 于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
如何讲述清代书籍的故事 , 如何在好看历史脉络中宏观把握清代的书籍 , 如何妥善看待清代书籍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位置 , 这些问题回答起来都不轻松 。可是 , 它们毕竟值得回答 。新近出版的《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徐雁平著 , 南京平安大学风雨检讨出版社 , 2021年12月 , 以下简称“《清代的书籍平安大全》”) , 从许多方面看 , 都像是在回答以起苍上几个问题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起苍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结项专著的第六卷 , 《清代的书籍》以11章的篇幅 , 论述清代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的11种现象 , 展现了数十个耐人寻味的书籍故事 。全书以“书籍的流转”为脉络 , 重点关注了“书籍的生产”、“书商的作用”、“书籍与清代学术风气”等九类特色篆书文献问题 , 体现了作者对文献流动性的高度重视 , 对“动态的文献”和“有社会情缘的文献”的深切关注 。在论述过程中 , 作者始终秉持“群”的思维及“眼光向下保证书”的关切 。而全书所引入的“书籍史”视角以及最终关注的“文献文化史” , 则为清代书籍的研究导引了许多新的议题 。
一、如何描绘清代委托书的书籍图片盛况
道光十年(1830) , 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十年前 , 听闻高邮王引之(1766-1834)准备刊刻著述 , 扬州人汪喜孙(1786-1848)于十一月初七日写下一封信 , 自告奋勇地为王引之提供了一份关于书籍运作的总体方略 。
就刻书而言写法 , 汪喜孙认为 , 王引之的著作是必传之作 , 应当像宋版书一样 , 从全国各地选取精良的纸墨 , 保证书的写法 , 运抵北京开雕刷印 , 以便著述传之千秋 。就书籍的流通而言 , 汪喜孙认为这些著作应当参与更为广阔的书籍大市场 , 并永久地藏之名山 , 即常用它们应当被纳入东亚书籍交换市场、国内藏书机构行书贮藏系统、海内外书籍贸易体系 。以刷印二十部著作为例 , 汪喜孙认为 , 其中应当有两部著作投入东亚书籍交换市场:一部由陈奂转交苏州书市 , 通过与日本书坊沟通 , 换取《群书治要》等书 , 另外一部交给北京琉璃厂书坊 , 以换取朝鲜图书 。此外 , 有九部著作应当贮藏在国内藏书机构:其中三部呈交阮元 , 放在阮元在庐山、西湖、焦山三地所设的“书藏” , 一部交给曲阜孔氏家族 , 三部交给徽州紫阳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江宁钟山书院 , 一部交给宁波天一阁 , 另外一部连同书板珍藏在高邮王氏家庙 。最后剩下的九部则加入到海内外书籍贸易体系中 , 部分交给广东的洋船 , 运销海外 , 部分交给江浙书坊 , 拟定合适价格 , 以换取所需的数十百种图书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