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中国|突破“卡脖子”领域,华为隐秘出手又一万亿赛道

联想中国|突破“卡脖子”领域,华为隐秘出手又一万亿赛道

作者:刘晓月
来源:投资家
华为电池领域布局 , 再落一子!



公开信息显示 , 4月1日中科海钠完成A+轮融资 , 投资方包括哈勃投资、海松资本、深圳聚合资本 。 其中 , 哈勃投资是华为旗下的投资公司 。
据媒体投资界报道 , 现中科海钠估值已超50亿元 , 和去年3月相比涨了800%不止 。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2月 , 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储能体系-钠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型企业 。 其创始人、董事长胡勇胜 , 另一个身份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中科院数十年的科研积淀 , 也是这家公司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来源——目前中科海钠已经拥有20余项钠离子电池核心发明专利 , 其中包括多项PCT国际专利 。 公司的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达到145 Wh/kg , 是铅酸电池的3倍左右 。

连投两家独角兽 , 背后站着同一个人
——曾毓群导师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华为哈勃两周之内两次出手了 。 就在前几天 , 华为投了另一电池“独角兽”——卫蓝新能源 。 据深圳一位PE投资人透露 , 卫蓝新能源估值已经有人开了150亿元人民币 , 暴涨惊人 。
中科海钠和这家公司不仅同样脱胎于中科院 , 而且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被称为“中国锂电第一人”的陈立泉 。
这位82岁高龄的院士 , 也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导师 。 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在中科院从事电池研究 , 成为国家863计划二次锂电池专题负责人 。
2011年 , 出于对钠离子电池的看好 , 和学生胡勇胜开始着手研发 , 于2017年创办了中科海钠 。 2016年时这位高技术人才又被中科院的同事们拉着一起创办了卫蓝新能源 , 从事固态锂电池的研发——毕竟对于这种高技术领域 , 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 。
一直高喊“不造车”的华为 , 却接连在包括电池等在内的周边领域频频出手 , 究竟意欲何为?
这让人想起了“卖铲子的故事”——19世纪中叶 , 美国加利福尼亚兴起了一波淘金热 , 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 不过 , 绝大部分淘金者最终一无所获 。 而为这些淘金者提供各种生活、生产服务的人 , 比如卖食品和水的、提供住宿的、卖挖金矿的铲子的 , 却因为需求大增赚到了许多钱 。
虽然从技术角度上来说 , 汽车和手机确实有些许重合之处 。 但是于企业而言 , 从零开始进入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行业绝非易事;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这种烧钱的行业 , 即使是龙头巨贾也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 事情能不能成还只是未知之数 。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车企们的“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 相关配件的需求必将水涨船高 。 相比靠真金白银从无到有堆出整车 , 利用“卖铲子”的思路无疑能赚到更稳妥更肉眼可见的钱 。

突破“卡脖子”难题 ,
提前十年布局电池下一个风口
让我们再回到电池这个话题 。 为何华为要投资中科海钠 , 这家与目前主流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走截然相反路线的公司?
与其说华为投资的是一家企业 , 不如说是瞄准了一个趋势——电池行业赛道风口 , 未来或将发生巨变 。
虽然锂离子电池在以前的电池竞争中脱颖而出 ,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 , 这种电池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随着电动汽车及规模化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 锂的需求量逐年递增 , 然而锂在地壳的储量不高(0.0065%) , 且70%的锂集中于南美洲 。
而我国80%的锂资源供应依赖进口 , 对外依存度比石油还高 , “卡脖子”风险十分突出 。 所以寻找无资源限制的储能技术方案来应对规模储能需求势在必行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