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到底吃还是不吃——何日辉

“得了病 , 就该吃药” , 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但对于抑郁症(抑郁障碍)来说 , 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出于对抗抑郁药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的忧虑 , 很多抑郁症患者和家属面对大夫开的药时 , 内心非常纠结:吃还是不吃好呢?如果不吃 , 病情会不会更严重?如果吃了 , 会不会有严重副作用?能不能少吃点?别说患者和家属了 , 即使是临床精神科医生对于抗抑郁药的使用也有不同意见 。今天这篇文章就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详细分析 。尤其是要纠正很多患者、家属对药物治疗的误解 , 以及解答病患群体最关注的几个疑问 。

抗抑郁药到底吃还是不吃——何日辉

文章插图
药物的功劳到底有多大?
很多患者说吃了抗抑郁药之后没有作用 , 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我国北大六院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司天梅教授曾公布一组数据:抗抑郁药大约仅对50%的患者起效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 , 仍然有50%的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是有效果的 。所以 , 很多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服了药后 , 情绪症状明显改善 , 他们的父母、家人会非常高兴 , 认为医生开的药确实非常管用 。其实 , 患者的情绪改善涉及很多因素 , 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
第一 , 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确实可对患者的大脑产生复杂的影响 。
比如 , 抗抑郁药可调节神经递质浓度 , 或间接促进大脑海马神经元再生等等 。这些实际的、生物学层面上的作用可令患者的情绪有所改善 。
第二 , 抗抑郁药有“安慰剂效应” 。
“安慰剂效应”是指患者仅仅因为接受了药物治疗 , 就对病情改善产生了较高的期待和希望 , 从而令症状有所改善;而不是由于其药物的药理作用而改善了症状 。简单地说 , 这可以理解为“心理暗示” 。大量关于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疗效比较的研究发现 , 安慰剂(通常来说是糖类物质制成的片剂或维生素片)的治疗效果并不比真正的抗抑郁药差多少 , 在有的实验里甚至没有显著的差别 。这证实了抗抑郁药的起效确实有“安慰剂效应”因素 。目前 , 主流观点认为 , 抗抑郁药的安慰剂效应是40%或者更高些 。一项1998年的研究甚至发现其高达75% , 当然 , 这个数据距今20余年了 , 可靠度和科学性存疑 。总之 , 虽然抗抑郁药的“安慰剂效应”到底有多大 , 国内外精神医学界未有定论 , 但毫无疑问这个效应是确切存在的 , 而且起到的作用还不小 。通常来说 , 患者对医生、医院和药物治疗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越高 , “安慰剂效应”往往就越明显 。有国外学者认为 , 抗抑郁药试验中的安慰剂效应在过去20年间升高了14% , 其推手正是药品广告 , 其在拔高患者对药物疗效的期待方面“功不可没” 。
第三 , 患者在心理方面无意识中受到的积极影响 。
很多患者说:“我只是吃了药 , 并没有找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啊!”其实 , 这里所说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影响”不是指狭义上心理治疗、心理干预或心理咨询 , 而是指广义上的“心理干预” 。比如 , 孩子得了抑郁症之后 ,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减少对孩子施加的压力 , 在家中的言行举止会更加小心 , 避免刺激孩子 。部分家长还可能认识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犯了错误 , 加强自我反省 , 积极改变和提升 , 努力营造更加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 。此外 , 孩子的老师、同学和好友可能也会对他们表示关爱和照顾 。以上因素都会令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 , 这本身就会对患者的心理带来积极影响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