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饮食养生十个小常识 小常识四季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常识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春夏保养肝心,秋冬保养肺肾,顺应四时的变化,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 。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 。养神志以欣欣向荣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 。要使气得泄 (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 。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 (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 。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 。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 (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 。奉生者少 (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 。四时养生,也即指四季养生,是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书中还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养生细则,为四时养生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后世医家又继承和发展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使之在促进人们健康长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
【秋冬季饮食养生十个小常识小常识四季饮食养生】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一)四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时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祖国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
(二)四时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 。从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 。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医养生学方法的“整体、自然”特性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顺时养生 。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
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 。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