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和岳飞发生冲突的恰恰就是主战派的重要人物张俊 。张俊原为翰林院编修官,因勤王有功,且力主抗金,受到高宗皇帝的信任,迁知枢密院事,相当于今天的军委秘书长 。他指挥全国的抗金军事行动,直接对皇帝负责 。但知枢密院事只是个正二品的文官,而受他指挥的岳飞因军功赫赫已被皇帝拜为太尉,官居一品 。将帅之间的关系便显得很微妙 。绍兴七年(1136年)岳飞计划乘金人废刘豫之机,合诸将之兵北伐 。皇帝亲自接见了他,赞许他的计划,并下诏将王德、郦琼
两支部队交由岳飞统一指挥 。但张俊不想岳飞军力太过扩张,想另外安排这两位将领,于是找岳飞商量 。岳飞认为如果那样安排,恐怕两人不服 。张俊当即变脸说:“我当然知道,除非太尉(指岳飞),谁都不能胜任 。”岳飞与张俊发生冲突,心情也很不愉快,当日便上奏章,要求解除兵权,回去为母亲服丧 。张俊大怒,上奏说岳飞处心积虑一意想兼并其他部队,提出回家服丧,是对皇帝进行要挟 。而秦桧在一旁也流露出“忿忿之意” 。在皇帝的默许下,张俊不但坚持自己的安排,并且还派都督府参谋官张宗元担任岳飞军队的监军 。这引起了岳家军将领的强烈不满 。岳家军主将张宪称病不理军务,其他将领如法炮制 。而且“部曲汹汹,生异语” 。这件事更增加了朝廷上层文官集团对武将的疑虑 。岳飞被杀,秦桧便是从这里打开缺口,找到陷害的理由 。
不久,郦琼叛变投敌,张俊引咎辞职,秦桧接任枢密院事,接着又担任了宰相 。秦桧是主和派的领袖,受到高宗的信任,一直与金人周旋,力图创造和议局面 。这样,一心想依靠作战收复河山的岳飞与秦桧之间不断发生摩擦 。绍兴九年(1138年),当秦桧声言和议已取得进展,金人将归还南宋三京及河南之地时,岳飞上奏章反对说:“金人不可相信,和议不可依赖 。相国(指秦桧)为国家谋划不善,恐怕为后世留下笑柄 。”皇帝看了岳飞的奏章后,便将和议之事搁下,秦桧因此对岳飞恨得咬牙切齿 。
绍兴十年(1139年)岳飞率大军北伐,郾城一战,消灭了金兀的骑兵主力,接着又取得朱仙镇大捷 。他打算乘胜前进,一举收复中原 。然而,南宋朝廷上下对岳飞的胜利却忧心忡忡,高宗急令岳飞班师,并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 。岳飞抗争不过,悲愤地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翌年,金兵入侵江淮,高宗又急忙诏岳飞赴江州救援 。岳飞却迟迟不肯发兵,他提出要乘金人后方空虚,准备直捣中原 。高宗为此竟连下十七道文书,岳飞不得已才出兵救援 。朝廷上下对岳飞的抗旨行动议论纷纷 。而一直被胜利的光环笼罩着的岳飞,哪里知道,因为自己率性的行为,已经种下了被罪的祸根 。
宋高宗一方面对以岳飞为首的抗金将领优抚有加,勉励他们努力作战;而另一方面,又默许文官集团想方设法削弱武将兵权恢复传统体制的措施 。此时,在南宋的朝堂上,“文武之途若冰炭之合” 。在文官们的眼里,军队本来只是一架作战机器,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更不应该有自己的感情 。而自说自话、不听招呼,总是特立独行的岳家军显然已经严重偏离了正统轨道,这当然是不可容忍的 。宋金绍兴和议签订后,以秦桧为首的文官集团立即着手解除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的兵权,将三支部队的指挥权直接收归枢密院 。
【为什么岳飞必须死 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这时的岳飞已经预感到祸之将及,日夜不安,心情十分沉重 。他在一首《小重山》词中细诉自己的苦闷心情:“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但不等岳飞找到解脱的办法,在高宗皇帝的默许下,秦桧等一干人已迫不及待地对他下手了 。没有谁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因为在秦桧的背后,是整整一个王朝制度 。
相关经验推荐
- 苏州有哪些值得游玩的景点?苏州有哪些必须品尝的美食和值得一去的地方?优质答案
- 绿豆为什么不能像黄豆一样打豆浆
- 为什么金店不回收18k金
- 井盖为什么是圆形?
- 学校为什么不允许穿“汉服”
- 唐朝皇帝李世民为什么最开始看不上武则天?
- 着名政治家娄师德能连任宰相是因为什么?
- 为什么说水上将军李舜臣是用生命守护朝鲜的
- 阿富汗为什么常年战乱
- 荆州巨型关公像为什么要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