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前半生励精图治 后半生却变得昏聩 历史上的乾隆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但乾隆帝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 。

乾隆帝前半生励精图治 后半生却变得昏聩 历史上的乾隆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文章插图
如同生物圈的食物链一般,封建社会保持着有条不紊的等级次序,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士族卿大夫,最顶层的位置独属于皇帝,掌握着天下生杀大权,公卿大臣的命也好,市井流民的命也罢 。
在那个黄沙漫天的时代,一旦坐上皇帝的宝座,就意味着你能够凌驾于任何人之上,你拥有剥夺其他人财富、荣誉、生命的权力,别人却无法干涉你的选择和干预 。无论是称王称霸的草莽英雄,亦或是中规中矩的皇室天子,无一例外地都会对权力流露出炙热的渴望,他们都希望这种快感永远不会消失,故而总会紧紧握住掌管天下的权柄 。
这一点,乾隆皇帝尤为透彻,你是皇帝,自有一大群人前呼后拥,你不是皇帝,虽不至于冷冷清清,但总归和之前的感觉不大一样 。
1735年,二十五岁的爱新觉罗弘历,第一次穿上象征权力的五爪龙袍,神色严肃地主持着继位大典,焚香祷告过后,近千名朝廷官员行三拜九叩之礼,太监尖声尖气地喊着跪拜的口号 。
这时的弘历内心一定是弥漫着兴奋的快感 。在此之前,除年近古稀的康熙帝之外,清朝帝王的寿命普遍维持在五十岁左右,乾隆帝并不清楚自己的寿命有多长,但从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长命百岁便是他最殷切的期盼 。
乾隆帝自幼接受的是满汉两学教育,读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圣贤书,看的是三皇五帝爱民如子,秦皇汉武图谋霸业,渴望做出政绩的乾隆帝,继位时正值青春年华,何等的意气风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继位生涯的六十年里,乾隆帝逐渐喜欢上受群臣膜拜吹捧的感觉,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乾隆帝吃不得发涩发苦的良药,也听不得言辞犀利的忠言 。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乾隆帝,那就是“天下大事千千万,唯有拍马屁得我心”,在权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想让乾隆早早退位,安享晚年,简直是痴心妄想的存在 。
乾隆帝前半生励精图治 后半生却变得昏聩 历史上的乾隆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文章插图
1760年,天命之年的乾隆帝依然死死地把着玉玺印绶不放,还打着孝顺母亲的旗号来搪塞劝其退位的大臣,崇庆皇太后崩殂和乾隆帝退位就这么关联在了一起 。不过为安抚群臣蠢蠢欲动的心,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些的,到了花甲之年的乾隆帝,专门下令派工匠修葺一下宁寿宫,并言之凿凿地表示,等退位后就在这里颐养天年 。
1772年,乾隆帝召诸位皇子入宫觐见,拉一拉家常话的同时,还不忘流露出传位之事的意思,可是说话归说话,乾隆帝在传位方面的实际行动上仍旧呈现出消极回避的情绪 。五年后,崇庆皇太后走过八十多年的生涯,永远地阖上双眼,隆重肃穆的国丧仪式上,乾隆帝号啕大哭,既是哭母亲的离世,也是哭自己的挡箭牌就此失去 。
这一年的乾隆帝刚满六十六岁,年纪的增长让他的身体急剧老化,关节炎、白内障等老年疾病,成了屡次光顾乾隆帝的常客,头发花白的乾隆帝曾一度抗拒走台阶,每走一步台阶,膝盖都会传来钻心的疼痛感 。
就连昔日引以为傲的射箭狩猎活动,乾隆帝也是能避则避,绵软无力的双腿哪还骑得了高头大马,每次走路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晚年的乾隆帝患上神经衰弱的症状,度过许多辗转难安的不眠之夜后,他红肿着双眼出入早朝,殿下的大臣侃侃而谈,上面的乾隆帝昏昏欲睡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