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嘴余承东:华为上路,目标世界第一!( 二 )


一颗10元、20元人民币的芯片 , 已经被炒到了2500元人民币一颗 。
问界M5一台车上 , 需要用到9颗芯片 。
价格畸高背后 , 反映的是芯片的极度短缺 。
本周三 ,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召开了公司财报会 , 会上CEO Peter Wennink 透露了一则颇荒谬的消息——一周前 , 一家大型工业集团向他透露了行业困境 , 他们开始大批量购买洗衣机 , 并将其中的半导体拆下来 , 组装为自己的芯片模块 。
光刻机被称为芯片之母 , ASML公司在光刻机领域更是一家独大 。
而受限于自身产能 , 这条大鱼已经吃得足够饱了 。 连一些行业内的小鱼 , 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产能瓶颈 , 据Peter Wennink所言 , 中国一家主要芯片制造商已经售罄了到2023年底的全部产能 。

随着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兴起 , 新能源汽车风行 , 芯片在越来越多的行业 , 有了更加广泛的需求 , 这种需求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满足 。
因为开启一条新生产线的价格太过昂贵 , 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也不敢大举扩张产能 。
又由于劳动力和芯片方面的限制导致交付时间延长 , 台积电的产能在2022年全年仍然紧张 。
即使这两年来 , 半导体工厂都以极高的产能利用率运行 , 还是跟不上各产业下游的需求 。
根据Susquehanna的研究数据 , 3月份半导体交货等待周期还在攀升 , 达到26.6周的新高 。
而涨价、短缺原材料 , 还不止是芯片而已 。
由于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 , 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厂商纷纷选择了涨价 。 甚至出现了特斯拉官方二手车价格高过新车的局面 。
因为特斯拉新车的订单已经排到了第二年 , 而二手车能做到马上交货 。
由于半导体供应不足 , 丰田已经将今年的产量目标下调了10万辆 。
理想汽车遇到的局面更复杂 。 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 , 位于江浙沪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无法供货 。 导致理想新车无法如期交付 。
身在局中的余承东和华为 , 也难以独善其身 。 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 , 称5月份的汽车产业 , 很可能全面停产 。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 , 余承东这次 , 牛皮恐怕真的吹破了 。

余承东其人被称作“余大嘴”的余承东 , 是1993年就加入华为的老将 , 更是华为手机业务重生的关键人物 。
时间回到2010年 , 苹果一统高端手机江湖 , 三星开始占领市场 , 雷军喊出了“为发烧而生”的口号 , 试图在群雄并起的智能机行业分一杯羹 。
此时的华为 , 还做着低端市场的功能机 , 靠着与电信运营商绑定的合约机 , 挣着每台机子30块的利润 。
任正非一度打算卖掉这个没前途的手机部门 。

这时候 , 余承东主动请缨 , 挑起了华为手机事业部的重担 。
这一路上 , 他喊出过灭掉三星、苹果的口号 , 也曾预言小米等友商即将消亡 。 这样的说话风格 , 饱受争议 。
而余承东的嘴上功夫 , 有实打实的战绩打底 。
这些年 , 正是他带领白牌转型为自有品牌 , 从单一化的运营商渠道 , 进展到自有门店和电商 。 让一个低端功能机品牌 , 成功蜕变国产市场数一数二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 。
2016年2月 , 他首度谈到了自己“余大嘴”这个外号 , 笑称 , “我确实没有吹牛 , 顶多就是不谦虚 。 ”
而在华为内部 , 也鲜少有声音质疑他每次的豪言壮语 。 因为这些年来 , 余承东带领下的华为终端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