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修订( 四 )


第二十八条 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 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 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关内容 。
第二十九条 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 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接种单位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 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 并说明理由 。
第三十条 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
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 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 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 。 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第三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执行 。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 。
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 但不得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 。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 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
第三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 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范围内, 确定本行政区域与预防接种相关的项目, 并保证项目的实施 。
第三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
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
第三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 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