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生态,瑞驰的“云手机”时代黑马炼成记
文章图片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自从去年9月华为宣布推出“云手机”后 , 这个已经发展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小众”领域开始走向台前 , 赢得无数目光 , 此后无论是巨头还是中小创新企业都在加紧布局的脚步 , 典型如百度就在数月后推出了百度云手机业务 。
毫无疑问 , 越多越多的寻常用户开始使用起云手机来 , 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形态 , 云手机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市场积累 , 其本质可以看作是云服务的一种具象化、产品化 , 是采用手机服务的表达方式解决本地端手机无法解决的问题、完善“手机”职能、提供更好的移动体验 , 换句话说 ,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下 , 云手机本身就是多数终端用户都潜在需求的服务 ,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走向普及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随着产业玩家的布局 , 云手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路线特点 , 一些新的“流派”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潜力 , 推动云手机离它内在的目标——全面普及更进一步 , 产业赛道上也不断出现潜力企业 。
云手机“路线之争” , 有后发优势的新路线为普及带来更多可能?
云手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思路调整”的过程 , 也引发了客观上的两大派别“派系之争” 。
最初 , 当云手机的需求出现时 , 如何基于既有的云端硬件架构去产生云手机服务 , 自然而然成为厂商们的选择 , 在X86架构当道的时代 , 通过“大CPU虚拟化”来实现云手机服务是主流的派系 , 即在企业或者背靠的云平台已有的硬件基础之上 , 通过软件层面的架构适配 , 用X86虚拟出云端手机应用服务于用户 , 是先有应用后进行适配的“从上往下做”的过程 。
这个过程 , 其实很类似于普通PC用户通过各种模拟器运行手机应用 , 只不过它的处理过程发生在云端 , 涌现出多多云、红手指等云手机品牌 。
而即便后来云端硬件开始大量采用ARM架构 , 在先入为主的思维下 , 通过ARM架构去适配X86应用最后又虚拟出ARM云手机应用的“兜圈子”做法还是不断出现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直接用云端ARM来运行ARM应用从而服务于用户的做法开始出现 , 其中以瑞驰的阵列卡模式最为典型 , 其做法 , 是在云端采用与普通手机一样的主板 , 例如其推出的NxBox-60云手机服务器 , 可以实现60个用户的1:1的云手机服务 , 即终端用户所使用的云手机服务在云端对应着完整的板卡 , 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1:N的虚拟 。
目前 , 瑞驰官方宣称其云手机服务器产品独家支持瑞芯微、MTK、高通865三种配置平台 , 能够满足高中低端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无论如何 , 在硬件底层用手机板卡代替传统服务器主板的方式的出现 , 让所有的节点、所有的设备就都变成了原生的ARM平台 , 从整个行业发展视角看 , 是云手机完全不同的实现路径 , 这使得凡是能够在手机上运行的APP都可以无缝运行在服务器上 , 是“从下往上做”的过程 。
而从大CPU虚拟、架构适配所需要的庞大开发资源 , 以及各种技术难关、体验桎梏来看 , 这种“从下往上做”的新道路未来必然会成为云手机的主要路线之一 , 新的玩家会不断涌入 , 这条路线上不会一直只有瑞驰这个“独一玩家”——更何况 , 新路线的市场表现现在看来十分不错 。
以云手机最常出现的游戏场景为例 , 随着手机游戏客户端体积的不断膨胀 , 动辄几个G甚至十几个G , 下载一个新游戏、安装、运行再决定是否继续玩 , 对一个新进入玩家而言变得门槛越来越高 , 而这也使得游戏推广过程中优质产品通过让玩家“试玩”从而获得转化(这在手游大发展时期已经被验证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变得更加困难 , 游戏巨头腾讯就面临这样的挑战 。
相关经验推荐
- 高通骁龙|从3699跌至1899,价格腰斩后的老旗舰,比千元机强大很多
- 无线充电|如果我坚持在珠海佳能工厂,现在应该能拿到100万补偿
- 一加科技|别不舍得花钱,这4款手机一步到位,用个3-5年没问题
- 魅族|魅族虽说是个小众品牌,但能坚持到现在屹立不倒,已经是很不错了
- 小米科技|三款骁龙8旗舰,续航“测到死”!小米12Pro表现意外
- 小米12|?力压小米12,拿到年度“最佳产品奖”,2999元起
- iPhone|大量网友中招,苹果手机再次冲上热搜,到底想干什么?
- 远程开机|更“智能”的插座,一秒即可远程开机不求人,不到50块钱就搞定!
- 5G|人工智能和5G被列为2022年及以后最重要的技术趋势
- 三星|谁说小米是组装厂?相继突破14项技术,未来还要投1000亿搞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