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牛平任陕西省副省长,渭南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五 )


三贤之一的寇准,则是北宋时期名臣、诗人 。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 。
寇准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史为相 。当辽兵20万大军进攻北宋时,宋廷内部以王钦若、陈尧叟为代表的南方士大夫主张放弃国都汴京,迁都江南 。宋真宗犹豫不决,刚刚升任宰相的寇准则建议宋真宗全力抵抗,并鼓励宋真宗以天子的身份出征前线 。最终寇准的建议被采纳,才有了后来的“檀渊之盟”,为两国老百姓赢得了120余年的安居乐业 。寇准一生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
中唐时期的第一名将王忠嗣是华州郑(今渭南华州区)人,他的一生都在戍边,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后来造反的安禄山也只是三镇节度使 。王忠嗣一生战吐蕃、伐契丹、攻击突厥 。他一生战绩辉煌,将大唐的版图再次恢复到了贞观时代,达到了唐太宗都没有达到的巅峰 。然而,王忠嗣成为大唐王朝最后的荣光 。如果王忠嗣不死,后来的安禄山是不敢反的 。王忠嗣手下的将领郭子仪、李光弼、李晟日后大唐中兴的名将 。
郭子仪和王忠嗣同为华州同乡,他是以武举入仕,早年从军未得到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并率军勤王,一并收复了河北、河东等地,并光复了长安、洛阳二都 。长安被吐蕃攻陷后,郭子仪再度出山收复长安,并击退吐蕃、回纥联军,稳住了关中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震慑回纥,击败吐蕃,对于大唐王朝有再造之功 。
隋唐五代时期,渭南地区可谓是人才众多,隋朝开国第一名将杨素、初唐三杰之一的杨炯、武周朝第一名将王孝杰、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之弟白行简、五代时期《旧唐书》的实际编纂者华阴人赵莹等等,他们都是渭南这块土地上走出的杰出儿女 。
明代的“三朝元老”孙丕扬是渭南富平人,曾任大理丞,吏部尚书等职,一生任职长达五、六十年,直到81岁拜疏归家 。孙丕扬在为官期间刚正不阿,不徇私情 。
孙丕扬
从古至今,选拔官员,任用干部的方法千奇百怪 。著名的有“恩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等,最著名也相对最公正的就是我们熟悉的“科举制” 。
孙丕扬故居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通过定期与非定期的考试,选拔出大量候补官员作为干部储备,随时填补官员的空缺,保障政权的运行 。由此也就产生了储备官员数量远远高于空缺职位的现象,供大于求,势必产生各种暗箱操作 。
为杜绝这一现象,明代万历二十二年开始,时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在“拈阄法”基础上天才的发明了“掣签法” 。在选官者资历相当的情况下,悉听其人当堂抽签选择 。孙丕扬创造的抽签选官,可笑却不失公正,清朝继承完善后仍旧施行 。据史料记载,孙丕扬曾把富平特产柿饼及琼锅糖作为贡品进献过神宗皇帝朱翊钧 。
陕西渭南韩城人王杰其人可以说在大清乾隆朝大名鼎鼎 。年轻时就广布才名 。在乾隆二十五年中举,当年乡试第一名(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三名(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即状元),差一点连中三元 。也是大清朝历史上陕西省第一名状元 。
韩城王杰状元府
王杰官至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 。他和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同朝为官,分别担任满汉首辅大臣 。我们从影视剧中对和珅多少有点了解,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和和珅缠斗的是王杰,最后也是王杰扳倒了和珅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