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度无人驾驶开进无人区( 二 )


一方面 , 是来自百度核心技术的强大支撑:无人驾驶汽车是在网络环境下用计算机技术 , 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武装起来的汽车 , 可以说是有着汽车外壳兼顾汽车性能的移动机器人 。 究其根本 , 无人车的“动”是一种自主运动 。
这种自主体系 , 在当下就是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 而要使汽车实现无人自驾 , 即是要通过算法让硬件设备自主地运动起来 。 在实现路径规划、定位导航、环境感知等项目的背后 , 是数据采集、推算技术和规划算法的智能结合 , 这便是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多领域应用 。
另一方面 , 是一整套冗余系统带来的安全感:自有平台大数据的搭建 , 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 。 百度靠技术起家 , 一旦进入到自动驾驶状态后 , 更像是电脑在操控一个有轮子的工具 , 百度涉及AI领域多年 , 所以本质上它就是百度的菜 。
利用顶尖搜索引擎 , 为智能汽车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 “星河”平台于百度来说 , 除了在全自有知识产权上拥有节省成本的最直观优点 , 其核心优势更集中地体现在控制器架构——增加了一整套冗余系统 。 这对于无人车来说 , 就是在给乘客上保险 , 使其在运转失灵的情况下仍可正常行驶 , 极大地提升了技术的可靠性 。
综上 , 百度通过“技术+平台” , 打造出了一个新的闭环——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改造和提升任何一个行业的主要路径 。 这个闭环 , 体现了百度对自己核心概念的深入挖掘 , 以及将其用于新领域联结发展的路线 , 这必然会创造出更大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
从陪跑到领跑?
成本和技术相继解决后 , 百度在无人驾驶技术产业化上 , 做出“技术+平台”结构优化的结果 , 其目的是促进量产、使产品大规模落地实现全面商用 。 Apollo RT6发布前后 , 百度造车的终极目标均是无人驾驶出租车 , 但满足技术稳定和低成本制作 , 不见得就能让百度一跃成为“领跑者” 。
一方面 , 腰部企业的持续发力 , 极大地丰富了竞争未来网约车市场的阵营 。 目前 , 网约车市场已经具备足够成熟的规模 , 无人驾驶技术上的迭代和大规模的商业布局 , 虽然对已有的网约车市场有一定打击 , 但“扩大规模+技术投入+精细运营”仍是网约车行业强有力的生命线 。 随着无人车下场 , 网约车市场格局生变 , 众多网约车平台也在纷纷发力自动驾驶领域 , 滴滴、曹操出行、T3出行 , 均在其列 。
自2016年起 , 滴滴布局Robotaxi业务 , 计划通过其网约车平台运营超过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 , 曹操出行与深圳元戎启行科技合作 , 定标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021年 , T3出行积极搭建自动驾驶运营平台 , 对接多家自动驾驶公司和主机厂 , 2022年 , T3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开始公测 , 首站落地苏州 。
由此说明 , 面对无人驾驶的商业布局 , 网约车平台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机遇 。 且随着技术发展 , 网约车行业的关注重点也在向自动驾驶运营转变 。 目前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以及自动驾驶供应链的不断发展 , 各网约车平台仍在前方争分夺秒地抢司机、抢用户 , 通过大力度的补贴和优惠活动拉新 。
另一方面 ,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在各国的电动汽车领域 , 基本都占了主导地位 。 以谷歌Waymo、百度为代表的“绝对自动化”派 , 坚信自动驾驶应该直接跨越到L4级别 , 相反 , 特斯拉CEO马斯克则认为 , 凭借着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 , 根本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司机 。 所以 , 将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安装在车上 , 让消费者先用起来 , 车先跑起来 , 最终再过渡到自动驾驶 , 做法会更现实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