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改剧的红利还能吃多久?( 二 )
原耽圈的“冰”与“火”
提到耽改剧 , 就不得不提到耽美 。 耽美文化从日本传至国内 , 2012年左右晋江言情开始衰退 , 小众的纯爱文化成了新的刺激点 , 此后 , Prist、非天夜翔、巫哲、墨香铜臭、西子绪等一众纯爱作家先后成名 。 而最初 , 喜欢耽美的读者圈地自萌的居多 , 自觉原耽若是被摆到明面上 , 多少有点羞耻 。
当时 , 大多数没人想到影视圈会注意到这一股小众文化 , 不过反过来讲 , 耽改剧流行 , 除了有资本的助推 , 本质上仍建立在这部分对耽美小说爱得深沉的忠实读者上 , 也建立在长达近十年经久不衰的耽美文化上 。
换句话说 , 只要原耽圈还在 , 耽改剧就自带流量 。
但是 , 原耽圈也已经不是以前的原耽圈了 。 老人闭麦退圈 , 新人狂喜乱舞 , 她们看了几本书就觉得懂了耽美的真谛 , 嘴里高喊着“同性才是真爱 , 异性是为了传宗接代” , 掀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网络骂战 。
文章图片
不得不承认 , 日渐饭圈化和低龄化的趋向 , 让整个圈子生出一种自我陶醉和天生优越的疯狂 , 也进而使得建立在原耽基础上的影视剧产业链 , 实际上始终摇摇欲坠 。 因为一旦不小心触动警戒线 , 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成长问题 , 无论是耽美还是耽改 , 都很可能直接被打回原形 。
正如一位不混圈的耽美资深爱好者所说 , “我宁愿所有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读者看客 , 而不是把他们奉上神坛 , 将之推入舆论漩涡” 。
原耽圈的风气和浮躁 , 不仅让以前圈地自萌、较为克制与理性的那群粉丝渐渐流失 , 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圈内作品的产出和质量 。 根据公开数据表示 , 当前在筹备中、已经版权交易、已开机、待播阶段 , 未来将要走上市场的耽改作品数量已经超过了80部 , 而这还不是最终的数字 。
所以 , 当圈内早期知名的耽美小说几乎都被收入囊中 , 质量上差强人意的新文显然不能满足资本的需求 。
回看近几年晋江积分榜上的作品 , 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差不多还不是原来那几本 , 整体变化不大 。 这意味着一方面很多名不副实的新作被追捧得太过 , 另一方面 , 原耽圈多少有些青黄不接了 , 一部分作者也受圈内浮躁的氛围影响 , 什么火就去写什么 。
原耽是耽改剧的源头 , 很多人认为耽改剧最大的风险来自无法预测的监管动向 , 但“兄弟情”毕竟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方法 。 而如果源头出了问题 , 最大的可能是全面崩塌 , 并没有缓和的余地 。
耽改潮流的生命周期可能更短?
纵观影视剧的发展脉络 , 国产剧越来越多元化 , 但每一个时期多少也有流行的趋势 , 每一个类型的影视剧也有其黄金时代 。
2000年后 , 古装剧、家庭伦理剧流行 , 综艺节目大行其道 , 《孝庄秘史》、《武林外传》、《乡村爱情》、《美人心计》等大批优秀作品陆续登场 , 带动市场经济发展;2009年 , 《仙剑奇侠传3》开播 , 掀起仙侠剧的一个高潮 , 而后《古剑奇谭》、《花千骨》等再续仙侠情怀;2011年 , 《宫锁心玉》开播 , 穿越潮流和清宫宫斗接踵而至 。
古装、武侠、家庭伦理、军事谍战等题材的影视剧 , 大多最受老百姓欢迎 , 它们往往能经历巅峰到没落再重回舞台 , 不过也有不少曾经广受追捧 , 却最后几乎消失在荧幕上的类型剧 。
比如穿越剧 , 2011年《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的连续热播 , 让穿越剧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题材 , 但此后除了2015年播出的《太子妃升职记》在网络上昙花一现 , 穿越剧的身影看似尤在 , 存在感却微乎其微 。 穿越剧的式微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审查收紧 , 不予立项 。
相关经验推荐
- 电信|关注特殊人群需求,Find X3打造千人千屏技术,平等享受科技红利
- 抖音|2022抓住抖音给平民翻身的最后一波红利
- CPU|这就是12代平台的红利?i5 12500+微星B660平台居然跑分超130万
- 华为|未来十年,中国不能错过的红利
- 显卡|适合追电视剧的高音质有线耳机HIK S1,可以度过美好周日
- |iQOO 8Pro听说屏幕不错,追剧的话和苹果俩手机谁好?
- 液晶显示器|想买一个LCD屏适合追剧的手机大家推荐下?
- realme|盘点真我手机的代表作,拼性价比砸钱做市场,我们能吃口红利?
- 营收|人工智能市场将超5000亿美元,这些厂商收获行业红利
- 东北喜剧的崛起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