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猪周期指标体系看年内猪价涨幅!( 二 )


陷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共浮现过4次尽整的猪周期,分辞为2003-2006年、2006-2010年、2010-2014年、2015-2018年猪周期 。每轮猪周期通常以猪瘟引起的生猪存栏数量大规模下降为开场,并经历15-20个月的猪肉价格上升周期,随后陷入价格恢重阶段,以W型底结束 。
(二)猪周期的前瞻指标
1. 从生猪养殖说起
生猪养殖产业链主要包括育种、养殖、加工、消费4个环节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及PSY水平(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对于生猪养殖的周期长度至关重要:当能繁母猪数量充裕时,从母猪妊娠到仔猪分娩断奶约需4个月,断奶仔猪成长为商品肉猪约需6个月,即商品肉猪的养殖周期约为10个月 。若能繁母猪数量紧缺,则还需要增添至少8个月育种光阴,该情况下商品肉猪的养殖周期约为16个月 。商品肉猪达到屠宰标准后,若市场需求不足,养殖户也可视养殖成本潞傍饲养 。
2. 猪周期的前瞻指标
基于生猪的养殖周期规律,市场可以通过观测生猪的出栏体重、存栏数量、价格等数据来预判猪周期的拐点 。根据不同阶段的猪产品生产为商品肉猪所需的光阴长度,猪周期的前瞻指标可分为超短期指标、短期指标、中期指标、长期指标四类 。
从超短期指标历史数据来看,生猪出栏体重同比增长率基本符合以上规律,但由于该数据时效性过强、获取成本高,在实际运用中可参考性较弱 。在2014-2018年猪周期中,生猪出栏体重同比增长率在2015年首席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期间浮现了较大波动,同比增长率两次下降至较低点,相应的,猪肉价格从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也浮现了一波上涨的行情;随后从2017年首席季度起,生猪出栏体重逐渐归升,猪肉价格下行通道也同步开启 。
从短期指标历史数据来看,生猪存栏数量对未来1-6个月的猪肉价格变动具备较强参考性,在2010年、2014年猪瘟引起生猪数量大规模减少后,猪肉价格在随后的6个月均浮现了36%-40%的上升 。从最新数据来看,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8年年底至2019年初生猪存栏数量浮现大幅度同比下降,2019年2月同比下降17%,下降幅度已超过2006年的猪蓝耳病疫情(-16.9%)及2014年的猪丹毒疫情(-10.86%) 。
从中期指标历史数据来看,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对未来10-12个月的猪肉价格变动具备较强可参考性,在2010年、2014年猪瘟引起的生猪数量大规模减少后,猪肉价格在随后的第10-12个月累计上涨了23%-25% 。从最新数据来看,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8年年底至2019年初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浮现了大幅度同比下降,2019年初同比下降19.8%,下降幅度已经超过2014年的猪丹毒疫情(2014年底同比下降13.14%) 。
从长期指标来看,二元母猪及仔猪价格上涨往往预示着10-15个月后猪肉价格的见顶 。在2014-2018年猪周期中,2015年9月二元母猪成交价格达到了首席个波峰33.5元/千克,而在2016年7月(之后的第10个月),猪肉价格经过了最高点42.97元/公斤后调头向下,开启了该轮猪周期的下行通道 。尽管2016年6月二元母猪价格才真正达到该轮猪周期的最高点42.85元/公斤,但其实2015年9月二元母猪首席轮价格上涨早已预示了10个月后猪肉价格的下行拐点 。
3. 短、中、长期指标警戒,2019年猪肉价格或陷入上升通道
从短期指标来看,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的生猪存栏数量锐减预示了2019年3-7月的猪肉价格上涨趋势,按照历年猪肉消费和价格走势规律,8-9月猪肉价格普通维持高位,9-11月或将小幅度归调,12月受到季节性因素及年初二元母猪存栏数量锐减的影响,预计猪肉价格将呈现出翘尾的态势 。2011年(对应2010-2014年猪周期)、2015-2016年(对应2014-2018年猪周期)的猪肉价格上涨模式均符合以上规律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