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五 )


但即使是这样,不少新项目也不愿意接受美元机构的投资 。
过去,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第一梯队是“红高腾”,也就是红杉中国、高瓴资本和腾讯投资 。一位第一梯队的投资人回忆 , 2022年3月之前 , 投资回报很高 , 不少项目都在海外上市,他因此志得意满 , 2022年3月之后,不仅项目的估值在一路下跌,他看上的新项目,约见CEO也没有回音 。
2021年之前,“红高腾”几乎每年都排在中国活跃投资机构前三名,出手数量和金额均领先于其他机构 。2022年,中国最活跃的投资机构是人民币基金深创投(深圳市属国企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 。
2022年,在最热门的生产制造领域,出手次数最多的投资机构分别是深创投、毅达资本、中芯聚源、合肥创新投资 。中芯聚源是中芯国际旗下的产业基金,其他均为政府引导基金背景 。

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文章插图


制造业、新能源领域的创业公司,更愿意选择有政府背景的基金和产业基金 。相比融资金额和估值 , 这类公司更在意的是投资人能否给到其他方面的资源支持 。政府在资金之外 , 还能提供产业园区等优惠政策,产业基金则能直接给到订单 。拿美元机构的钱,不仅会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还会影响后续的上市 。
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文章插图


创业门槛变高
在移动互联网热潮期 , 创业门槛很低,这让更多的创业者涌入这个领域 。在曾经的中关村创业大街,遍地都是创业者;各类创业咖啡馆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路演活动;刚毕业的年轻人也能加入创业大军,仅靠一个商业想法就能拿到融资 。
几乎人人都能参与到创业大潮中来 。哪怕不创业,也能加入一家新兴公司,做工程师、产品经理 , 甚至送外卖、跑网约车 。独角兽公司拿着美元的高额融资,不计数量的招聘、拉新、开辟市场、走向国际 。由于短期内出现大量一定规模的公司 , 还带动了企业服务领域的发展 。
当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结束 , 新的周期来到,情况发生了变化 。新的趋势是高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 。企名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生产制造领域的融资数和金额都遥遥领先,共完成3118笔融资,总金额2411亿元,占全年一级市场融资总额的20.6% 。其次是企业服务、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 。
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文章插图


相对于商业模式取胜的软科技,这些以技术取胜的硬科技领域创业门槛极高,一位投资人感慨,现在初创企业创始人如果没有10年的相关领域经验,很难拿到融资 。
门槛高了之后,创业公司的基数变小 , 能够跑出来的项目数量也会变少 。此外,创业越来越变成“小圈子的游戏”,前述投资人说 , 财务投资人们很难参与,例如是做新能源相关的项目,会第一时间去接触比亚迪或者宁德时代;如果是芯片相关,就会去找中芯国际 。
门槛高还体现在技术上,许多细分行业也需要多年的技术研发经验,也就是“专家型”创业者 。在国外 , 一些有技术壁垒的独角兽公司,创始团队中不乏名校教授 。中国的技术专家们,大多来自科研系统中的科学家 , 以及大公司的研究院 。
例如,在2021年成为独角兽公司的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曾是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 , 同时是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 。估值超过50亿美元的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是原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余凯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