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六 )


科学家创业有两条路径,一是全职创业;二是担任技术顾问,让其他人当CEO 。在中国,选择第二条路的创业科学家占多数 。一位FA (财务顾问) 机构合伙人发现,近两年有不少科学家创业的项目 , 但是项目的公开信息中,都看不到科学家的身影,他们大多隐身幕后 , 只有在和非常重要的投资人见面时,才会露面 。
“因为他们大多是教授、院士,如果全职创业,需要放弃这一重身份,但是大家都知道创业有风险,大部分人都不会放弃 。”
遇到这种情况,投资人会因此担忧,“创业需要120分的投入和专注,如果你只是技术顾问,投资人很难相信你能全心全意去做好公司 , 开出的估值也会变低 。”
纵观2022年全年,全球融资金额最高的公司中,中国公司的领域集中在一些有限的领域 。一个行业的天花板有限,如果多个行业百花齐放,出现独角兽的概率会更高 。此外,中国新增的不少独角兽公司都是来自大公司孵化 。
2022年一季度,全球融资金额排名前十的公司,有两家来自中国 , 分别是排名第六的京东产发 (融资8亿美元),和排名第七的长安新能源汽车 (融资7.84亿美元)。融资金额最高的是美国生物科技公司Altos Labs (融资30亿美元),其他几家公司所属领域分别是金融科技、物流、电商、教育、汽车 。
二季度只有一家中国公司上榜,是广州粤芯半导体 。其他上榜公司分别来自于电商、金融科技、游戏、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食品科技 。
2022年二季度,全球共诞生了97家新的独角兽公司,其中金融科技公司占三分之一以上 。但是在中国 , 近几年并没有新的金融科技独角兽诞生 。此外,区块链、电商、教育、物流、生物科技等领域,都在其他国家出现了新的独角兽公司,中国在这些领域要么已经发展相对成熟 , 新机会变少;要么缺少突破关键技术的契机;或是有相关政策限制 。

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文章插图


中国独角兽锐减:无奈与生机

文章插图


重建信心
低压之下,依然有人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对《财经十一人》说,用当下流行的话说 , 市场目前处于“阳康”的过程中,过去阳了,转阴了也要一段时间恢复 。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优化完善市场机制,重建信心 。信心就像一架飞机,好不容易飞到平流层,断油了就会毁于一旦,不可能再原地起飞 。需要换一架飞机 , 重新推出、滑行、攀升、穿越对流层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5年 。”
2022年12月后 , 中国放开了防疫管控,今年1月8日,解除入境隔离限制 。此外,2022年12月 ,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表示,获得了不设限检查和调查中概股公司的权限,这消除了中概股公司退市的风险 。
多位投资人认为 , 这对于一级市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2023年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是不太可能恢复到2015年—2018年的热度 。
优化市场机制是一个大命题 。成熟的市场有自己的免疫系统,不需要过多的监管,可以自我净化 。在美国,曾出现不少“独角兽欺诈案”,例如号称能做血液检测诊断疾病的创业公司Theranos,估值曾达到90亿美元 , 后被指控欺诈 。2014年成立的新能源卡车公司Nikola受到投资人热捧,迅速融资、上市,上市时市值超过340亿美元,上市后被发现没有一款车实现量产 。
但是市场很快将这些公司清除出局,一般情况下,市场会自己完成净化过程 。这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也会生?。看蟮拿庖呦低衬芄豢焖傧鸩《?。但如果一直滥用抗生素,虽然短期内能够缓解症状,但会损伤免疫力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