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潮:警惕个体行为共振 警惕私人部门衰退!( 二 )


具体逻辑不详细解释,给个关键词:因城施策 。
2、信贷成本和投资收益:不匹配 。
居民提前偿还房贷,还有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借贷成本和投资收益 。
如果借贷成本小于投资收益 , 那么居民不会提前还房贷;如果借贷成本大于投资收益,居民就会提前还房贷 。
比如,一个家庭拥有200万的房贷,同时拥有200万的现金 。
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是2.65%,居民把200万存银行,5年内获得的收益为26.5万 。
但是,居民的借款成本多少呢?房贷利率4.9%,5年内付出的成本为49万 。
居民损失的借贷息差,就是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 。相当于 , 银行低息借了你的钱,又高息把钱借给了你 。
当然,居民的主要投资收益,不是银行存款,而是各种理财产品、基金产品 , 以及股票等等 。
2022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股票、基金等价格下行,一贯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浮亏10%-30%不等 。
本来我借银行的钱(房贷) , 成本(房贷利率)就得5%,投资端获得5%的收益才勉强实现盈亏平衡 。
现在投资端不仅没有收益,反而出现了显著亏损,这样一叠加,里里外外亏了15-35% 。
所以,很多人干脆“平仓”,不搞借钱投资了,于是就选择提前还房贷 。
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赚钱,但至少铁定不会亏钱了 。
借贷成本和投资收益失衡,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吗?很难 。
都想要股市长牛,资本市场盛世,投资收益一骑绝尘,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越是想要资本市场牛市,就越容易搞砸 。
“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类似的闹剧屡见不鲜 。
归根结底,还是得回归到实体经济上来 。具体到实体经济层面的问题,又不是靠几个政策 , 靠几个部门就能解决的 。
3、预期悲观:机遇减少 。
机会是有可以用金钱衡量的 。
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你不能抓?。?就是不是机会 。
投资领域也一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出现了,但是你手里没有资金 , 你就没法投资 。
因为对未来抱有希望,所以不少人即便在当下不赚钱的时候,也会保有一定的借款,以便在未来抓住机遇 。
在这个逻辑层面:居民的借贷成本就是,房贷利率;对应的是,“预期”投资收益 。
注意,预期收益,是常见的金融学词汇,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
当借贷成本小于预期投资收益的时候,理性的人就会继续持有房贷,即便现在不怎么赚钱 。
当借贷成本小于预期投资收益的时候,大家就会毫不犹豫的提前还房贷 。
所以 , 关键词在,“预期”二字 , 跟经济前景,市场信心等密切相关 。
那么,预期悲观的问题可以解决吗?可以,但是也不容易 。
二、大家一致提前还房贷,会发生什么呢?银行业承压,盈利恶化 。
这个也容易理解 , 居民的房贷,是银行的收入;居民的存款 , 是银行的成本,银行靠净息差赚钱 。
居民提前还房贷 , 可以简单理解为,银行收入减少,但是成本可没减少,这会造成银行利润下降 , 整体盈利恶化 。
概括起来就是,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 , 风险开始向银行部门转移 。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居民提前还房贷 , 从宏观上如何理解呢?
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 。或者,私人部门再平衡 。
一个家庭,拥有一套房产300万,现金200万,房贷200万,资产负债表上是如何体现的呢?
资产端:300万房产+200万现金;总资产共计:500万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