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晒青工艺怎么讲( 三 )


滇青:茶青(红褐色油光、陈香)茶汤(清亮蜜香回甘)叶底(韧性好)
滇绿:茶青(暗褐无光泽、平淡潮闷味)茶汤(浑浊、发霉味)叶底(韧性差)
之所以滇绿和滇青有这么大的区别,就在于干燥方式不同 。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 。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 。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作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命,只会越存越苦” 。
晒青、烘青、炒青:
晒青、烘青、炒青在传统茶叶分类中,同属绿茶类,它们的初制工艺组合相同,都是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但是,晒青、烘青、炒青加工的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 , 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品质风格 。
1、杀青:晒青毛茶常使用锅炒杀青,杀青温度较低,叶温多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钝化较少,低沸点香气物质未完全消失,杀青叶透青草气,杀青程度较嫩 。烘青、炒青毛茶:锅炒、滚筒、蒸汽、热风杀青均可用,杀青温度高 , 叶温多在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坏彻底,低沸点香气物质消失,杀青叶透清香,无青草气,杀青程度较老 。晒青毛茶杀青温度低,酶活性被保留,带青草气 。有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 。烘青、炒青杀青温度高 , 酶活性破坏彻底,不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 。
2、揉捻:传统晒青采用手工揉捻 , 细胞破碎率较低,常在40%以下 。茶汁外溢少,茶条粗壮完整,色墨绿少油润,芽叶断碎少,毛茶特别耐浸泡 。烘青、炒青毛茶:除高档细嫩名优茶外,常采用机械分两段揉捻,细胞破碎率高,在45-60%以上 。茶汁多外溢,叶条紧实粗壮,芽叶断碎多,色墨绿油润,毛茶耐泡性不如晒青 。晒青毛茶采用手揉,细胞破碎率低,茶条粗松多孔,有利于普洱茶储藏、“发酵”中气体交换而加速陈化 。烘青、炒青常采用机械揉捻,条心紧实,陈化慢 。
3、干燥:晒青毛茶揉捻后直接晒干,毛茶含水量一般在8%左右 。干茶色墨绿少油润稍显枯 。烘青毛茶: 忌日晒 。用烘笼、烘干机等分毛火、足火两次烘干,中间经摊凉走水 。也可用滚筒、钢炒机先炒而后烘 。毛茶含水量4-6% , 色泽墨绿油润 。炒青毛茶:忌日晒 。用滚筒、钢炒机等分毛火、足火两次炒干,中间经摊凉走水 。也可用烘笼、烘干机先烘而后炒 。毛茶含水量4-6% 。色泽灰绿披霜 。晒青毛茶日光干燥,干燥速度慢 , 生茶透“日光味” , 茶汤杏黄透亮,叶底具荷香,带青气 。烘青、炒青经高温干燥,毛茶汤绿、具花果香 。
普洱茶晒青原料,苦涩为首选,汤色泛黄、苦涩杂味会随时间化掉 。当年春芽、春尖、春玉烫色滋味的,消费者极易鉴别;烘青、炒青茶味清爽,汤色碧绿,有糯米或板栗微香,但陈旧后出苦不出甘 。存放多年后 , 晒青叶色褐红 , 烘青、炒青叶色变黑,冲泡后晒青茶底微微皱折黑褐,而烘青、炒青的茶底则较平滑光鲜,叶底色泽非常接近红茶 。烘青和炒青在氧化和发酵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遇湿、遇潮、遇水就变苦 。烘青和炒青与潮湿为敌,而晒青则与潮湿为友 。自然陈化的生普和人工发酵的熟普都同湿热发生过联系,因而区别茶中是否混有非普洱茶烘青和炒青还有一些其它方法,除观察叶底外,对比品尝非常重要 。一般讲,烘青和炒青占的比例越大苦味越重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