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ICU里一半是重症肺炎,医生痛心:有人在家熬错过最佳时机


“病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ICU里一半是重症肺炎,医生痛心:有人在家熬错过最佳时机

文章插图

“病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ICU里一半是重症肺炎,医生痛心:有人在家熬错过最佳时机

文章插图
_原题为:“病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ICU里一半是重症肺炎,医生痛心:有人在家熬错过最佳时机)
对于白衣“战士”而言,在这个特殊的冬天,他们从未放弃拼搏 。
“病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ICU里一半是重症肺炎,医生痛心:有人在家熬错过最佳时机

文章插图
资料图
1月3日上午10点半,一辆救护车驶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 90多岁的患者血氧饱和度只有80左右,医护人员立即接诊 。进入急诊大厅 , 原先供患者候诊的座椅已经拆掉,空出来的大片区域改成了“临时观察室” , 这里躺着不少留院观察的病人 。进入重症就诊高峰,众多医护人员坚守第一线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启动“全院收病人”“全院帮急诊”“分流内科诊室”等多项措施,逐步找回秩序,患者候诊时间也在缩短 。急诊科主任孙克玉指着急诊大厅说,“现在有序了 , 原来这里全是人 。”
重症就诊高峰到来,
急诊最多一天接诊2000多人
1月2日,急诊总人数1820,接诊内科人数847,抢救室滞留人数98人,24小时120车次135……”
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科工作群内 , 医护人员汇总了当天的急诊数据 。孙克玉说:“我们平时急诊量1000多人,滞留多的时候20多个,急诊内科一天最多300多人 。近期高峰急诊量最高达到2000多人,急诊内科近千人,滞留100多人,抢救室滞留的都是晚上过来,第二天要办住院的 。”
“病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ICU里一半是重症肺炎,医生痛心:有人在家熬错过最佳时机

文章插图
资料图
上午10点半 , 一辆救护车驶入医院 , 医护人员立即接诊 。这位患者90多岁,从养老院送过来,到医院时检测显示血氧饱和度只有80左右 。
此时,急诊抢救室内的床位已经满员,抢救室外的候诊大厅内也挤满了留观床位 。原先供患者候诊的座椅已经拆掉,空出来的大片区域改成了“临时观察室”,躺着留院观察的病人 。
“这位患者的情况需要马上吸氧,给了他一个氧气枕先吸着,然后医生立即进行评估 , 神经内科正好空出一个床位,就将这位老人安排到了神经内科先住下 。” 急诊抢救室护士长谢海香说,这次新冠很多年轻人会发高烧,但很多老人不一定会发高烧 , 但来了后都有低氧血症,这也是最近接到最多的情况 。
从12月19日开始,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科的就诊人数迅速增加 。“满屋子的人 , 分流不出去 。”当天,有人在工作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而这只是就诊高峰的开始 。进入高峰期,该院最多一天接收120救护车200多车次 。
急诊人数不断增加,医院采取了分流措施,向其他科室分流 。“不只是内科,外科也收病人 。” 孙克玉说,12月25日 , 急诊就诊量达2352人,抢救室滞留55人,24小时120车次118人 。启动分流后 , 病人分到各个科室病房,这个时候滞留数已经降下来了 。
“我们这些姑娘,
都说‘今天夜班我必须上掉’”
也是从这周开始 , 大量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我是我们科室最早感染的,12月19日回来后,就进入了急诊高峰 。” 孙克玉说,从事急诊工作20多年,从来没有这么忙过,每天转个不停 。
在孙克玉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张折叠床,有时候时间太晚了就住在这里 。除了协调各项工作,他有时也出现在各个岗位上 。12月26日,有医生在工作群里发消息说,他当天一直在“送病人”“找病人”,将抢救室需要住院的病人推到病房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