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方舱医院的最后战役( 五 )


也有人在犹豫 。吴春芳听说,还是有人想等核酸阴性再离舱,问其原因,是因为“害怕给邻居添麻烦” 。
这一天,不只方舱内的人对病毒、对防控“有了180度的转变” 。余福霖于12月7日下午乘火车返回武汉,按照以前的防控政策,北京属于高风险地区 , 余福霖原本一下车就会被拉去隔离 。他母亲早早来到火车站,“就为了跟防控人员解释孩子的特殊情况 。”幸好,余福霖在火车时 , 武汉也调整了隔离政策,不用落地隔离了,他就这样一路惊险而“幸运”地参加了2023届省考 。
张聪12月4日就出舱了 。回到家后,除了给自己家的宠物狗打疫苗,她开始“非必要不出门” 。“现在也不敢乱跑”,张聪说 。防控政策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经历第一次感染 。在家中 , 尽管过着跟方舱相差无几的生活 , 但“毕竟是熟悉的环境,自在很多 。”
最后进方舱的人
在成批离开方舱的潮流中,还有一部分人想要逆流进入方舱 。
李文佳是12月7日当天进入的方舱 。社区上门通知她核酸阳性时,让她自行选择:“有条件可以选择居家隔离 , 没有条件可以去方舱 。”考虑到家中还有一个6岁的小孩,她选择了去方舱隔离 。离开时,她还嘱咐丈夫把家中清理消毒 。
进入方舱的第一天,她就发现自己是“另类”——她无法出门 , 但听到楼道中滑轮的声音从未停下 , 从窗户中望下去 , 能看到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准备离舱 。
在方舱里,她的症状开始发作 。那是段难熬的日子,她连续高烧两天,接着开始拼命咳嗽,之后,她的味觉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吃土豆只有绵绵的感觉,没有土豆的味道 。”她形容 。她是山西人,来方舱时特地带了一瓶醋 , 但她打开醋,喝了一口,发现舌尖也只有刺刺的感觉,没有醋味 。
那段时间,有位护士每天一早给她打电话,询问她的症状,高烧有没有退,咳嗽有没有好,比起在家,这里多了能接受专业医疗服务的安全感 。听说止咳药没有效,护士又给她送了另一款止咳药 。
在这期间,外面越来越多朋友被感染,她在朋友圈看到,有人高烧到39℃ , 也只能独自挨过 。自己表弟一岁多的孩子也感染了,买不到药,半夜两三点发消息求助 。

一家方舱医院的最后战役

文章插图



朗悦花园小区 。新京报采访人员王颖 摄
和“放开”前不同,现在更多人是主动选择进方舱 。吴春芳记得,周围同事聊天时 , 说了一句“现在方舱很难进 , 都需要预约了” 。
61岁的梅赣强也是自己想来方舱的 。他是江西人,退休后就和老伴来北京帮女儿带孩子,确诊之后,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怕会传染给孩子 。家里人也觉得他最好找个地方隔离,听说可以让社区安排 , 他连忙来了方舱 。他有高血压,离开家时忘了带药,在方舱一楼登记后,医护给他送了一模一样的高血压药 。
假如把方舱内外的医疗资源看作跷跷板两端,“放开”前后,板子完成了一个你升我降的过程,现在一些医护力量又从方舱回流到了医院 。原本,方舱的医护流动以21天为期 , 但12月7日之后,医院就分派不出人手支援方舱了 。12月6日接替李慧的医疗组组长陈亮记得,12月9日,原本抽调过来支援方舱的3名医生,一个感染了,一个来了方舱后就开始发烧,最后只剩下一名医生能正常工作 。
方舱内医护也在减员,有些感染了,有些累倒了 。吴春芳是方舱内坚持了最久的医护,从11月18日进舱开始 , 到12月18日出舱,她工作了30天 。许多医护出舱休整之后 , 又站上发热门诊的岗位 。这是新的战场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