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儒家“中庸”学说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 , 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 。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 ,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利礼仁四德就是讲发挥中庸之道,协调人际关系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处事信条,这也是儒家思想贯穿于茶文化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 并规定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整个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儒家的哲学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形成了知识分子的核心 , 以至“儒”字成了知识分子的代名词 。今天仍对有文化修养的人称“儒”,如有文化的商人称“儒商”,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称“儒雅” 。儒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用儒家的周礼去规范茶礼,用儒家的乐感文化熏陶茶文化,用儒家的仁学规范茶学!
(二)佛教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在中国影响颇大的大剩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佛性,物物皆有佛性,因此它的法界是自然的世界而不是物质的世界 。僧人出身的陆羽,一生爱茶,游历茶区,品茶评水,于公元780年写成世界第一本茶书《茶经》,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茶最早传到海外,也是由日本僧人传出去的,公元805年首先由日本最登禅师把中国茶籽带到日本种植 。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与佛教精神有相通之道,因此能被佛教所接受 。佛教在推动茶业生产和茶文化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中国茶道追求清、静、和、虚,要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这些来源都是出自佛教思想 。在中国的茶诗中有不少是写僧与茶的,如我国第一首名茶诗就是李白写给他僧侄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 诗曰“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苏轼《问大治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曰“江南老道人(和尚),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 , 尚记桃花裔” 。无可否认,自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茶叶便开始沐浴佛的光辉 , 伴随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这种影响也日渐加强 , 由名山名寺植名茶到饮茶成为“和尚家风” , 僧人在茶艺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道教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自然”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天地万物,其二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就第一个意义说 , 它是生存的整个宇宙空间,它是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春夏秋冬、花鸟虫鱼等诸种现象 。就第二个意义说 , 它又使人们在大自然中获得思想和艺术启示,是人在自然界里的升华 。道教崇尚自然追求人生淡泊 , 追求境界超脱,渴望羽化成仙 , 清静无为的生活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希望能找到一种有“生力”的食物服之能长生不老,所以在道教中兴起“炼丹”、“饮茶” 。炼丹不成,而“饮茶”能长寿 。强调自然 , 是道家的思想,中国茶道没有严谨的规范 , 其道理也在于此 。因此自然之道乃变化之道,心通造化,使自然妙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法无法,有生命的无秩序 。喝茶的时候忘记茶的存在,快乐自足 , 泡茶不拘于规矩 , 品茗不拘于特定的环境,一切顺其自然,因势而异 。由于道家把茶视为养生成仙的“仙药”,所以在“道观”、“洞天”的周围都种有茶树 。如在浙江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归云洞前就有三国时道学家葛玄栽的茶树 。天台山在西汉时就成为道源仙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称 。
相关经验推荐
- 武夷星茶怎么样
- 杨聘号怎么样
- 张一元的茶怎么样
- 吴裕泰茶庄茶叶怎么样
- 绿茶公司怎么样
- 大益公司怎么样
- 湖南中茶策划专员怎么样
- 卉谷茶业怎么样工作
- 天福茗茶 碧螺春250g-s4怎么样
- 肾脏发炎会怎么样 肾炎会导致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