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 , 中国饮茶文化的源头基因是儒、释、道三教文化 。儒讲“中庸” , 佛教讲“中观”,道教讲“天人合一”,茶与三教间的单向结合,分别产生了儒教茶、佛教茶、道教茶,茶道的确是宗教存在的一种方式,换一句话说茶道这门生活艺术负载了宗教文化内涵 。但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 , 只是说中国士子对茶的迷恋可与宗教徒对某种宗教的迷狂相比 。茶道思想汇集了儒、释、道诸家精神,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 是贯彻和谐中庸的思想的,再把佛教、道教的“内省”思想引入茶道 。近年来儒、释、道共同提出中国茶道的核心:“正、清、和、雅” 。“正”是儒家的浩然之气,中庸之道;“清”是道家的清风道骨;“和”是佛家的一团和气 , 众生平等;“雅”是茶的和甘清香的雅气 。这就把儒、释、道的主张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如果说 , 可口可乐是欧美文化的象征 , 那么茶文化则是东方文明的一朵奇葩,它凝结着中国人的基本人性,是一种来自幽深历史的中庸、含蓄、温绵和柔韧 。它把泱泱大国的文明和智慧集于一叶、溶于一杯,润泽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
###其它资料参考###茶树生长在山野之中,察山川之灵气 , 得天地之精华 , 具有独特的察性,被人们视为“草木之灵者”而备受钟爱 。身为灌木,默默生长在山野丘陵,寒冬不凋,四季常青,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云遮雾罩 , 绿色的叶片总闪耀着光亮 。客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茶性微寒,味醇而不烈 , 使人提神醒脑而不过度兴奋以至迷惘、狂躁 。“其性精清 , 其味浩洁,其用涤烦 。”早在唐代,裴汶就已经在《茶述》中如此评价茶叶;而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诗中也说:“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心灵味,本自出山原 。”可见,出自山原的茶叶,天然具备精清、浩洁、雅静的品性,微寒、味醉的特性,与一般烈性饮料大不相同,饮后会使人更为宁静、冷静、闲静 。因为茶叶对人类文明进程所发挥的作用,曾被誉为“智慧的静穆” 。
饮茶的这种效应,也体现在茶艺操作的过程中,使得茶艺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这一现象自然会引起儒家的注意和重视,因为与其学说思想有共通之处 。
一、中国茶道与儒、释、道三教精神的联系
反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基本上是由儒、释、道三教精神及其影响组成的,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走向 。比如儒学的“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道家的“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佛教的“茶禅一味,梵我一如” , 其要义均在于人与大自然的精神联系与心灵感悟 。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渗透到茶文化 , 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其中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禅,从茶中体昧苦寂的同时,在茶文化中注入佛理禅机;道家强调人在品茶时要乐于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而儒家则是以茶作为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重视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和谐心境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 , 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 。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 , 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 。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都有着各自的独特色彩 。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
相关经验推荐
- 武夷星茶怎么样
- 杨聘号怎么样
- 张一元的茶怎么样
- 吴裕泰茶庄茶叶怎么样
- 绿茶公司怎么样
- 大益公司怎么样
- 湖南中茶策划专员怎么样
- 卉谷茶业怎么样工作
- 天福茗茶 碧螺春250g-s4怎么样
- 肾脏发炎会怎么样 肾炎会导致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