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她”,但又没完全“有”


世间有“她”,但又没完全“有”

文章插图

世间有“她”,但又没完全“有”

文章插图

世间有“她”,但又没完全“有”

文章插图


世间有“她”,但又没完全“有”

文章插图


◎章旭
初看到《世间有她》这个片名时 , 我是暗自惊喜的 。
乔安娜·拉斯在《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中写道:“和男性的经历相比,女性的经历不仅仅经常被认为不够丰富、不具代表性、微不足道,而且人们在对作者性别进行判断后,还可能对其作品的实际内容进行歪曲 。”“女性的作品常常被彻底侵吞,最简单的重新归类是把它们从存在的类别变成不存在的类别 。”
【世间有“她”,但又没完全“有”】女性写作的被贬抑性,同样适用于电影表达——在华语电影中,女性主义题材一度是罕见的,抑或仅仅被视作需要遮掩的边缘化的“他者” 。直到新千年之后 , 女性主义电影作品才渐渐去蔽,甚至在近几年呈现出向话语场域中心位移的趋势——北影节“女性力量”单元的设置便是一种表征 。
1
从片名中极富性别色彩的“她”字可窥知,《世间有她》正是在这样一种女性主义微浪潮中“上岸”的作品 。但看完电影 , 便会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与其说它是一次女性的自我表达,不如说它是一篇主旋律命题作文 。
一如《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中所指出:“女性生活是男性生活被掩盖的那一部分真相 。”女性主义电影正是以镜头语言,将“这一部分真相”呈现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世间有她》的确是女性主义的 。影片的三个故事 , 都是透过女性的视线 , 来体察疫情之中的世界 。而且,这种体察摒弃了传统灾难叙事中英雄主义的宏大视角,不再仅仅注视女性医务工作者群体,而是将目光投向微观的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个体 。但同时,这种女性叙事是不完全的,抑或说对于女性内在体验的探索,是不完整的,电影中的故事普遍渐渐滑向一种“正确”的窠臼,从而使得对于女性这一性别视角的深味戛然而止 。
当然,不论是李少红、陈冲还是张艾嘉,她们在讲述故事之初 , 都攫住了当代女性的一些核心困境 。
李少红单元探讨的是婆媳矛盾:武汉新春将至,玥儿感染了新冠,婆婆执意将她隔离出去,直到自己也开始发烧,而不得不让儿子和孙子离开,单独和儿媳共处一屋,婆媳之间的嫌隙终于走向了剑拔弩张 。矛盾的高峰是婆媳的一段对话,玥儿问婆婆:“您为了谁活着?”婆婆回答:“为了他们,我要不为着他们,我就白活了 。”在我看来,这段对话或许是对于中国式婆媳矛盾根源的一次切中肯綮的探寻 。
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女性是无法自我赋值的,她是妻子、是母亲、是儿媳 , 却唯独不是她自己,于是,她的价值只能借由琐碎而劳冗的家庭生活 , 尤其是抚育子女来实现 。而这种被规训的观念 , 甚至会在代际间传承,她会将自己的生存姿态和生活样态同构性地投射到儿媳身上——玥儿对于自我的“看见”,甚至对于她的“看见”,在她这里都不啻为一种“离经叛道” 。而玥儿作为新女性 , 对于婆婆的这种蒙昧的“奉献精神”同样是抵牾的,她向丈夫抱怨:“我在她眼里就跟空气一样”——她渴望作为独立的个体被认同,渴望被同为女性的婆婆“看见” 。至此 , 矛盾避无可避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