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不足,是“压平感染”还是“快速过峰”?( 二 )


文章插图


据统计,截止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卫生人员1398.3万人 。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352.1万人,乡镇卫生院共有卫生人员149.2万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共有136.3万人,总计637.6万人 。2021年,我国城市居民6.7亿人,县级市、县城、县以下的农村共有居民7.5亿人 。城乡卫生人员看似760.7万人对637.6万人,差距并不大 。
然而,卫生人员的范畴包括了没有卫生技术从业资质的人员 。各985院校医学院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常年高达95%以上,然而我国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仅在三成左右 。两个数据的巨大差距原因之一,就是大批在基层有岗位(报考资格)、无执照(多年无证上岗)的卫生人员常年屡战屡败 。如果单纯衡量卫生技术人员,在5亿人口的农村,仅有卫生技术人员264.5万人 。相较2021年年底全国1124.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含县城、县级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9人,农村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29人,城乡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之比达2.25 。
在村级卫生室工作的136.3万人员中,有69.1万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职业培训层次较低,仅能申领乡村医生证、卫生员证 。这类行医执照的执业内容、执业地点受到限制 。持证医务人员仅能在农村行医,从事初级保健及“打补丁”性质的行医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如果减掉这类人员,农村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仅为3.95人,城乡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的差距高达三倍 。
尴尬的技术人员素质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除了人均数量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培训不足、人才队伍老龄化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
在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序列中 , 2成的乡镇卫生院医师没有大学学历 。我国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当中仅有三分之一获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半数是中专学历 。有些村医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培训的“赤脚医生”,80年代通过“同等学历”考试取得的中专文凭 。全国七分之一的村医是“相当于中专”学历及高中以下学历 。当前全国近四分之一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年龄在60周岁以上 。发达地区遇到病人就诊高峰,尚可以通过召回65周岁以下退休医务人员补充医务人员力量 。基层的老村医本来就是六七十岁没退休,基层医疗卫生的冗余度极低 。
乡镇卫生院及农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也是一言难尽 。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医术水平较低,在上级医院面前缺少竞争力,2008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一些地区认为这类机构应该扬长避短,专注于公共卫生事业 。于是一些乡镇卫生院将业务重点转为承担当地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及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供的医疗服务趋于基本化 。一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曾经开展的手术、接生、相当数量的疾病诊疗等医疗业务转给了上级医院,“治病”能力不断下降,医务人员相关业务生疏 。
随着政策的调整,一些地区的乡镇卫生院重新重视医疗工作 。但是2020年以来,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肩负了疫情防控任务 , “重公共卫生、轻诊疗”的情况有所加剧 。一些乡镇卫生院本来由于常住人口流失遭到缩编,工作人员人手紧张 。2021年抽调大量人员支援疫苗接种,2022年越来越频繁的全员核酸采样,这都让医务人员在治病方面变得更加力不从心 。由于前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普遍限制甚至是禁止接诊发热病人,医务人员对相关疾病缺少经验 。
现在很多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按照平时的常住人口安排人员编制 。春节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及新市民群体返乡过年,让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人均”数据更加难看 。往年回乡过节的游子并没有带来就医需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没有影响;近期则有了严峻的疫情输入及扩散压力,这将冲击脆弱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