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团油APP一月三遭行政处罚,因虚假宣传屡陷争议

行政处罚|团油APP一月三遭行政处罚,因虚假宣传屡陷争议


“加油用团油 , 不当冤大头 。 ”
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 在社区电梯反复播放 , 的确为团油APP拉满了营销效果 , 曾经你有没有被洗过脑?
不过 , 最近这款不让用户当冤大头的APP , 在一月内连遭三次行政处罚 。
据相关行政处罚通告公示的详情显示 , 9月22日 , 团油APP遭到两次行政处罚 , 具体原因是APP内设置的评价规则与标签 , 在经历三次更新后仍缺失对应的中评和差评选项 。
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 , 无法对APP内相关产品和服务表达真实评价和反映相关问题 。 这一行为违反了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 被分别罚款30万和50万元 。
20天后的10月12日 , 团油APP又因其活动“满100返100”的加油金无法全额提现 , APP内的优惠油价与加油站实际油价不符等情况 , 涉嫌虚假宣传 , 违反广告法而遭到行政处罚 , 并罚款40万元 。
连遭处罚 , 屡陷争议 , 背后暴露也许是团油APP的市场信任和发展危机 。
虚假宣传 , 屡罚不止
这并不是团油第一次被“点名” , 早在此前 , 团油就屡次被媒体曝光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此前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 , 本次遭处罚的相关问题也已被团油APP用户多次投诉 , 仅2021年10月 , 团油APP就被用户投诉了70余条 。
除缺少差评 , 油价不符等被监管部门问责的问题以外 , 相关投诉显示团油APP还存在自动续费扣款 , 未经允许扣掉加油站的结算金额 , 以及大规模刷单各种问题 。
2021年7月19日 , 工信部官网公示了2021年第六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 。 在未完成整改的APP名单日常购物类中 , 团油APP因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而赫然在列 。
去年10月 , 工信部就曾发布通报团油APP涉嫌强制、频繁、过渡索取权限 。 2020年5月 , 《每日经济新闻》曾以题为《加油站商家投诉遭“绑架” , 团油APP被指刷单冲业绩》的报道 , 曝光团油APP的刷单冲业绩行为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英国经济学家托约登宁所说的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 , 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 资本就胆大起来 。 如果有10%的利润 , 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 , 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 , 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 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 ,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 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 ”
资本逐利 , 为了眼前利 , 就顾不得身后身 。 在互联网数字化时代里的寡头企业习惯了野蛮生长 , 当面对监管风暴来袭时 , 小惩大诫恐怕难以引起重视 。
疯狂扩张 , 何去何从
团油背后的资本是谁?
根据团油官方App相关协议介绍 , “能链团油”是能链集团即车主邦旗下运营服务主体的统称 。
能链集团成立于2016年 , 集团创始人与法定代表人为戴震 , 是能源新零售平台 , 旗下有团油、快电、能链云等 。
合作企业有壳牌、特来电、嘀嗒出行、建设银行等 。 在被处罚前 , 团油所属的母公司能链科技刚刚完成了20亿元的E轮战略融资 。
平台方大量烧钱 , 晓以小惠占领市场 , 最终获取流量 , 谋取利润 , 这种“老套”的商业模式 , 多年来似乎屡试不爽 。
团油APP实际上 , 是将此前许多互联网公司烧钱补贴的战术搬到了加油市场上 , 但加油市场的消费场景相对固定 , 也无法进一步拓展规模和开发周边消费 , 这和此前OFO , 小蓝等折戟的共享单车市场颇为相似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