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锥螺中毒多久发做( 三 )


三、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 。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 。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 。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 , 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 , 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 。由此可见,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 。
显微镜下的赤潮菌
近几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加剧,赤潮灾害日益频发 。有关资料显示 , 濒临东海的浙江省宁波市,2003年近岸和近海海域记录到的赤潮就有21起,其中赤潮监控区象山港内发生赤潮3起,累计面积约4026平方公里,赤潮生物主要为新月菱形藻和锯齿原甲藻 。以上几次赤潮虽存在有毒赤潮生物种类,但均未检出赤潮毒素,未造成人员中毒和大面积养殖水产品死亡 。另据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公布的资料显示,2003年浙江海域共发生赤潮49次 。赤潮因其越来越频的发生密度和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 。
那么,赤潮是怎样形成的呢?炎夏暴雨后,又逢高温闷热天气,碧波荡漾的海湾,一夜之间 , 湛蓝的海水便会改变了颜色,海风吹来传来阵阵难闻的腥臭味,死鱼虾尸漂浮海面 , 贝类相继死亡 。这就是赤潮发生时的可怕景象 。科学家研究认为生产生活污水的过量排放,给海洋带来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 , 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海中一些特殊生物--赤潮生物便会急剧而大量地繁殖起来,这就形成了赤潮 。
海水中营养盐含量多少就达到富营养化呢?有关资料介绍,日本一学者提出划分标准的公式为:
化学耗氧量×无机氮×无机磷÷1500>1即为富营养化 。
研究表明,世界上有50多种会引起赤潮的赤潮生物 。其中,最普通常见的为夜光虫、腰鞭毛虫、裸甲藻等10个种类 。而形成赤潮的主要浮游生物种类不同,赤潮的颜色也不同 。如鞭毛藻可引起绿赤潮 , 某些硅藻产生红褐色赤潮,真正形成红赤潮的浮游生物是夜光虫 。科学家根据赤潮的颜色 , 即可大体判断“赤潮”生物的种类组成 。
海水富营养化是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而重金属的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特殊的有机物质 , 如维生素B1、B12、四氮杂茚、间二氮杂苯、酵母、蛋白质消化分解后的分解液以及纸浆废液都是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重要 *** 因素 。当铁、盐、锰含量大于正常海水含量10倍~20倍时,赤潮生物将成10倍的增长 。当维生素B12含量高,可使赤潮生物增殖3倍 。赤潮的发生受环境和海域的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也很大 。一般赤潮多出现于海水成层状况严重的海域,这时水体交换不良,当底层出现低氧水团时,也常出现赤潮 。海水盐度的突然降低所产生的物理现象,也可使赤潮生物异常繁殖起来 。
赤潮的危害
一、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 , 动态平衡的 。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 。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 , 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