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阶段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
(1)第一阶段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 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 , 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 , 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同时 ,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 , 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
(2)第二阶段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 。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 。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 , 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
(3)第三阶段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 。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 。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 , 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
文章插图
2、什么是性别角色社会所期望的具有男性和女性特有行为模式的人 。其形成在原始人类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男女两性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演变 。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来 , 动物界已可见到性别角色分化的雏型 。
例如:大多数飞禽由雌鸟孵卵,雄鸟觅食或在巢旁守护 。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 。在农业社会 , 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到礼教的约束 , 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则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自由,人们广为称道的是“贤妻良母”和“男儿志在四方”的行为模式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妇女从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脱出来,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 。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男性应有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行为粗犷豪爽、敢于竞争,即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 , 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对人温柔体贴、举止文雅娴静 , 即具有“女性气质” 。
凡其行为模式与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赞许;否则,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冷讽热嘲或排斥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社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成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从事过去男性传统的职业,而男性则分担常年由妇女包揽的一些家务劳动 。不仅如此,在发式、服装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也起了显著变化 。例如 , 一些男性蓄长发、着鲜艳服装 , 女性留短发、着男性服装、吸烟、饮酒等 , 使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有了急剧改变 。这种改变又进一步融入当代社会,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就个体演化而言,性别角色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态度,便已显露出来 。怀孕期间,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 , 对不同性别的孩子 , 赋予不同的期望 。婴儿出生以后,父母通过衣着、环境布置、取名等活动,把男女婴儿区分开来 。两三岁的幼儿,观察父母不同的服装和行为,对男性和女性的外表和性别角色开始有所认识 。
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的顽皮和淘气采取容忍的态度 , 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则予以称赞 。儿童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 。入学以后 , 图书和电视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意识将进一步发挥影响 。在儿童的动画世界里,英雄几乎都是男性,是强者;女性往往等待英雄从恶魔身边解救出来 , 是弱者 。青春期男女区别更明显,恰当的性别角色表现比儿童期更为重要 。然而,所谓恰当的性别角色,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在变化;但传统的观念仍然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新旧观念的冲突反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是家庭矛盾的增加 。
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是:“两性合一” (androgyny)行为模式的出现 。本来在现实生活中 , 许多行为是男女两性共有的,只有少数行为对不同性别角色具有特征性 。即使如此,纯粹只表现男性或女性行为特征的人也只是很少数,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异性特征 。所谓“两性合一”即融男性和女性行为特征于一体 。androgyny一词来自两个希腊词根andro(男性)gyny(女性) 。这种行为模式的传播,将有利于性别角色传统观念冲突的消除 。
文章插图
3、心理学性别角色发展的名词解释性别角色发展是指个体不断理解和获得性别角色标准的过程 。在社会和成年人的要求与期望下逐渐发展起来 。
包括三个阶段:
(1)性别角色的萌芽及形成
0-1岁:性别角色萌芽;2-3岁,知道自己是生物上的男性或女性;4-5岁,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6-7岁,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
(2)性别角色的扩大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期
儿童已经会按照性别的行为方式行事,并且获得了基本的性别认同和许多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 。在整个儿童期,男孩和女孩都喜欢同性别的玩具,同时喜欢同性别的玩伴,井且쿄示出性别分离,逐渐形成男孩团体和女孩团体 。
(3)性别角色的重新形成:主要表现在青春期
在青少年早期,那些表现出异性行为 , 或者表达出对异性活动兴趣的青少年,会收到同伴更多消极的评价 。在青少年晚期,青少年对自己作为男人或女人的角色认同更加适应,而且在思考和践行性别角色的时候更加灵活 。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自古就有“男主外 , 女主内”的说法;此外三从四德的“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 也通常解释为女人必须依附男人 。不同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理想行为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虽然有一些会比其他一些更广泛接受 。
例如,在现在和已知的历史文化中 , 战争通常被视为(或只被视为)是对男性适合的;而照顾子女通常(或只是)对女性而言的 。
在20世纪早期,性别角色是围绕着异性行为的观念展开的,而且是相当固定的 。如果人们转换性别角色,例如一个妇女获得高权力的职位,或一个男性选择当家庭主夫,通常是少见的或会被性别歧视 。
在1960年代的性革命、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和后来的LGBT权利运动后,新的性别角色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 并且开始变得具有可变性,社会促进性别平等并减少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一些通常的性别角色观念,像表中所列举的,通常被认为是“固定的偏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别角色发展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早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位于性别角色行为连续体上的两个极端上,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被认为是对立的,个体越趋于某一端 。也就更少地趋于另一端 。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
性别只有男性和女性认同,就是指自己对自己是男还是女性的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或者女性角色的期待人格双性话:即男性与女性的性格各占50%
文章插图
4、性别发展(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 生理差异,是男女的自然性别,生物标准确定包括生理结构(性染色体),和解剖结构(性器官) 。
社会性别: 泛指 社会对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在社会制度中和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得到传递、巩固 。
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女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 。
2社会对妇女语气,是生理性别规定的角色延伸 。如照顾人 。
3现有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
4社会性别可以改变 。
5概念本身即对传统性别不平等关系的不认可,和挑战 。
6概念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
7婴儿早期性别社会化就已经开始,并延续 。
(二)性别角色的获得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所生活社会认为适合于男女人的 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
#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 重要方面 。
包括,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 。
(1)性别认同,是生物特性上对男女的分类 。
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 , 性别同一性和性别恒常性 。
a 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 。儿童三岁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
b 性别恒常性,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 。包括性别的时间恒常性(稳定性);情境恒常性(一致性);性别的非动机性 。
研究表明,幼儿达到性别稳定性的平均年龄是4岁,达到性别一致性的年龄是5岁 。
研究表明,幼儿首先获得自己性别恒常性,然后是其他同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 , 最后是其他异性儿童性别恒常性 。
(2)性别角色的认同
指除了了解自己生物学上的性别归属,还应了解不同性别背后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 。
a 标准
每个社会都有 一套关于男女性的 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模式,即性别角色标准 。
b 认同
指对一个人具有男性或者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 。幼儿主要认同其父母关于性别的观念 。
c 偏爱
指对对某一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
三方面因素: 能力接近某一性别标准;对同性别的父母的喜欢;社会环境存在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 。
(1)研究表明,2.5岁婴儿已经有性别角色标准;6岁左右认为男孩玩女孩的玩具是不对的,关于性别角色的标准是刻板的 。
(2)随着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表现出性别化行为 。比如儿童不喜欢从事相反性别儿童的游戏 。
(3)研究表明,与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不断受到强化而成为稳固个性特征 。反之会抑制而逐渐消退 。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应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阶段】 (1)社会生物学理论,两性发育和荷尔蒙差异在儿童性别化起决定性作用 。
(2)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同性家长的自居过程而学会性别概念 。
(3)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 。
(4)认知理论 , 不需要学习复杂的知识,受个体的自身成熟及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 。
文章插图
5、性别角色认同 孩子一出生,父母得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有关孩子性别的教育,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女的认知和接受,也就是理解性别 , 能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 , 例如男孩长大后会成为男人 , 其次是性别的坚定性,例如一男人不会因为穿了女装就会改变自己的性别,
大多数社会认为女性应承担着养育后代的角色,男性作为丈夫或父亲要为家庭提供支持,保护,使它免受伤害,社会期望女性富于感情,温柔,友好,合作,服从,谦和及对他人的需要敏感,男性也是独立,自信 , 具有支持性 , 竞争性等 。什么是性别角色标准呢,就是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 , 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认同是指一个人接受并内化另一个人的价值观信念的过程,认同一个人并不意味着与他完全同一,而是增加了对他的忠诚和亲密感,幼儿们大多数儿童开始认同父母,内化父母的标准,价值,态度和世界观!关于儿童的认同动机有种种假设,
是害怕失去爱,还是保护自己免受惩罚 , 还是对父母权利和地位的崇拜和模仿 , 亲子关系的质量于疑会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有重要影响 。
性别角色偏爱是指对与性别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