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别名:野薄荷、夜息香、鱼香草 。
性味:味辛 , 性凉 。
归经:入肺、肝经 。
【薄荷读音 薄荷】入药部位: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 。
薄荷的用法用量用法:煎服3~6g,宜后下(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 , 故宜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即后下) 。
炮制:除去老茎和杂质,略喷清水,稍润 , 切短段,及时低温干燥 。
薄荷的功效主治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
薄荷的禁忌薄荷芳香辛散 , 发汗耗气 , 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
薄荷的配伍①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常用,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 。
②与川芎、石膏、白芷常用,用于风热上攻,头晕目眩 。
③与柴胡、白芍、当归等常用,用于肝郁气滞 。
薄荷的相关论述①《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 。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 。
②《本草经疏》:薄荷 , 辛多于苦而无毒 。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 。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 。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辟恶 。辛香通窍 , 故治腹胀满、霍乱 。《食疗》引为能去心家热,故为小儿惊风、风热家引经要药 。辛香走散,以通关节,故逐贼风、发汗者,风从汗解也 。本非脾胃家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难主下气;劳乏属虚,非散可解,三疗俱非 , 明者当子别之 。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 。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 。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 。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属脾故也 。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 。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因于疳积者不可用 。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 , 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 。
③《药品化义》: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 。同川芎达巅顶 , 以导壅滞之热 。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 。
④《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 , 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 。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 。
⑤《本草求真》: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 。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 。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么艘晕杵謇? ,然亦不敢多用 , 所用不过二、三分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