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文书的写法 书的写法( 七 )


面对一本在许多方面堪称开创性写法的《清代的书籍》 , 选择何种姿态进行阅读 , 可能导致了对此书截然不同的评价 。针对此书 , 笔者特别提倡一种开放性的阅读策略 。毕竟 , 对较为成熟的学科或研究较成熟领域的著作而言 , 基于既有学术成果 , 为新著作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术史位置 , 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但《清代的书籍》所关涉的清代书籍史研究仍在行进中 。阅读这一领域的新著作 , 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阅读姿态 , 从而与那些挑战既有认知的论述进行对话 。这种开放性并非无原则的吸纳 , 而是在关联比较中塑造自己对清代书籍史的基本认知 。一方面 , 应当与本土书史或传统文献学研究的诸多成果进行比较 , 看书籍史为书籍研究和清代研究带来了什么 。另一方 , 应注意比较本书与海外书籍史相关著作 , 例如与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包筠雅《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制造》等相互比较 , 以期形成中国本位的书籍史的研究 。更不能忘记的 , 是将清代书籍史与前代(如宋元明时期)及现代的书籍史进行联想与对照 , 以便见出书籍在清代的特殊样态 。同时 , 将书籍视作某物 , 还应关照清代其他物品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 。譬如高彦颐新著《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 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妨视作《清代的书籍》的姊妹篇 。同样将文人的贴己之物视作特殊情缘的文献 , 两书在揭示物品之于文人的关系时 , 都关注到抄手、匠人这些技术性的人员的生活 , 也关注到人与物的特殊情感 , 不过在如何论述及结构这类专题上 , 两书差异明显 。
如果从陈寅恪所谓“新材料新问题新方法”的学术三维度出发阅读《清代的书籍》 , 本书在三方面均有所成绩 。以新材料而言繁体 , 本书大量使用某些边缘及稀见类文献 , 例如全书有意识地大量使用日记文献 , 深度利用日记高达42种 , 参考日记文献近100种 。这种对日记等稀见文献的大量使用 , 助力作者揭开许多“被遮蔽的”清代书籍史及文献文化史的微观世界 。关于这方面 , 笔者另有《清代文献文化史的“日记之眼”》(《古典文献研究》第二十五辑下待刊)予以阐发 , 在此仅略作揭示 。此外 , 本书引述日记材料多原文照录毛笔 , 颇便读者 。而所谓的“新问题” , 则在全书11个专题中均有所体现 , 综合而言令人印象较深刻的是作者特别指出清代书籍的“流动性” , 而文献的流动是清代文献内在气韵生动的根本 。这是从基础上认识是否可从书籍角度研治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命题 。无论是清代书籍的流转 , 还是某类书籍凸显所征兆的时代性阅读风气问题 , 均是作者对这一命题的回应 。显然 , 这一重要命题还有待继续探讨 。近来学界对晚清以来的西学阅读及中西书籍和思想的交流的再度关注 , 实际仍可置于清代书籍的“流动性”中加以探讨 。
此外 , 作者还特别注意那些散发人性光彩的人与书之接触 , 而许多章节所研究的问题实是人与书相依相偎的关系 。在研究黄金台赠送书籍时 , 作者注意到与书籍相关的“拜”“谒”“呈”等字眼 , 表明黄金台交游中人际关系的不对等 , 从而揭示黄金台赠书的意图 。这种从词语出发的分析风雨 , 将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精髓 , 把语气、情感、态度等融为一炉 , 为书籍史研究着上珠圆玉润的人伦之光 。果不其然 , 在一系列分析之后 , 作者揭示黄金台特有的“推赏、赞助式的购买篆书” , 认为内中隐涵赠送的意味 , 故围绕黄金台的书籍流传始终“伴随情谊的传递” 。基于此大全 , 徐雁平审慎地认为 , 中国传统的书籍赠送具有双重文化意涵毛笔 , 即书籍不仅是“有价之物” , 它同样是“前商品时段”的“有情之物” 。这样一来 , 就将书籍史的研究推向情感维度和人伦层面 , 使其落地于传统人情社会 , 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议题 。如果说西方的书籍史研究理性化特点十分明显 , 至此 , 作者缓缓道出了书籍史之于中国实践的温情一面 。可以说 , 从情感角度解读书籍史 , 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也浸润在许多章节的字里行间 。

相关经验推荐